资源简介 合理归因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归因方式造成的不同的行为影响;了解自己的归因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积极的归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讲述、课堂讨论、情境分析等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己感悟,懂得遇事合理归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生活和学习中的事件学会合理归因,增强自信,自豪感。 活动重点:学会合理归因 活动难点:归因训练 活动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自陈法、问卷调查 活动准备: 心理问卷、多媒体课件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反口令》,要求“不听话”才是胜利者。 教师小结:上面游戏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做出分析。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的信息、线索对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找出失败与成功的原因。 二、教学活动: 1.心动时刻 有一个人因犯罪进了监狱。他有两个儿子,若干年以后一个儿子也因犯罪进了监狱,另一个儿子却成了家,事业有成,成为一个集团公司的总经理。有人分别问他们原因,不料他们说了一句同样的话:谁让我有这样的一个父亲呢?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教师小结:两个儿子对自己不同的生活走向所做出的归因看似相同,实际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遗传影响、自身的努力) 归因对一个人的发展乃至于未来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需要做出合理的归因,避免不合理的归因带来的不良影响。 2.情境讨论,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讨论: 旁白:期中考试后,高一某班的两位同学在教室里坐在一起,闲聊起来: 甲:唉!这书真读得苦啊! 乙:喂,这次考试考得怎样? 甲:唉,别提了,真是惨不忍睹啊!连哭的勇气都没了。 乙:你平时够努力的,怎么会没考好呢? 甲:是啊……初中是“希望之星”,高一就成了“流星”!唉,看来自己真的不是学习的材料啊,再努力也恐怕没用了!——你呢? 乙:我?我跟你一样:初中也算“希望之星”, 现在就成了“扫帚星”!但是我认为自己不笨,之所以落得今天这地步,都得怪老师没有把我们管好教好!你想,学生没学好,不怪老师,还能怪谁呢? 讨论:他们是如何归因的? 他们以后会怎么做? 过渡语:说别人容易说自己难,同学们对于别人的归因方式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在返过头来看看同学们自己的归因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3、归因自评 测一测 我的归因特点 作为了解影响你自己学习的原因,如果你认为符合你的情形,请在( )中打“√”。 ?我学习、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 1.家中没有人指导我解答疑难作业…………………… ( ) 2.我不喜欢任课教师…………………………………… ( ) 3.学习科目过于枯燥…………………………………… ( ) 4.平时养成了懒散的习惯,不愿学习………………… ( ) 5.家里环境差,没法学习……………………………… ( ) 6.我没有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 ) 7.父母不关心我的学习………………………………… ( ) 8.我学习缺乏恒心和毅力……………………………… ( ) 9.班级学习风气不好…………………………………… ( ) 10.我不会妥善安排学习时间……………………………( ) 11.学校令人讨厌…………………………………………( ) 12.我学习基础不好,跟不上……………………………( ) 13.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我……………………………( ) 14.我自己努力不够………………………………………( ) 15.运气不好,复习的内容总是不考……………………( ) 16.身体不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 17.考题总是太难…………………………………………( ) 18.我对学习没有兴趣……………………………………( ) 19.情绪不稳,常被无端的情绪干扰……………………( ) 20.本身能力不够,根本不是学习的材料………………( ) 其他: (1)组织学生进行问卷分析 ①统计结果:单数题中,你打“√ ”的有几个? 双数题中,你打“√ ”的有几个? ②说明结果: 如果你更多地选择单数题号的选项,你可能是一个外部控制的人,也就是说你通常习惯把自己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归于外部条件和环境; 如果你选择的大多是双数题号的选项,那说明你善于从自己内部寻找原因,你是一个内部控制的人。 如果你的单数题和双数题差不多,这说明你不是典型的内部控制或外部控制的人。 外控型人所持的信念是:个人的命运受外在因素控制,其自我观念是消极的,悲观的,个体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那么是否越内控越理想?过度内控容易导致压力,甚至出现身心不适,导致行动力下降。如有些同学归因自己没有学习的天分,能力,不愿意再努力。 (2)影响我学习的五个重要因素依次为: (可以结合学科进行分析归纳:我最满意的学科是什么,为什么?最不满意的学科是什么,为什么?) 4.理论分析 心理学家维纳认为我们一般把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等。同学们看看自己所列出的五个重要原因是不是这几个?如果还有其他的,把它归在“其他”项里。并且,他把人们归纳的这些原因进行了分类:从来自于内部和外部将它分为内因和外因,从它能不能被我们个人意愿所控制将它分为可控和不可控。 归因类别 成败归因向度 因素来源 可控性 内 外 可控 不可控 能力 √ ? ? √ 努力 √ ? √ ? 任务难度 ? √ ? √ 运气 ? √ ? √ 其他 ? ? ? ? (1)如果将成功归于内部因素(能力、努力):会产生自豪感,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从而提高动机? 如果将失败归于内部因素(能力、努力):会产生羞愧、内疚的感觉 (2)如果将成功归于外部的因素(任务难度、运气):会产生侥幸心理,产生的满意感较少 如果将失败归于外部的因素(任务难度、运气):会生气,产生的羞愧感较少???? (3)如果将成功归于可控制的因素(努力):会积极地争取成功 如果将失败归于可控制的因素(努力):会继续努力,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4)如果将成功归于不可控的因素(能力、任务难度、运气):不会产生多大的动力 如果将失败归于不可控的因素(能力、任务难度、运气):绝望???????????????????????? 提醒学生注意“努力”是唯一一个可控的因素。 【过渡】:结合维纳的归因理论和你自己的归因特点,想一想:在归因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5、合理归因的秘诀 (1)要客观分析影响你成败的原因,不要主观臆断。 (2)一般情况下,都要先从自己内部找原因,激发自我责任感,不要一味埋怨外部环境,但也不要一味自责。 (3)要尽量找自己可以改变的原因,不要过多归因于不可改变的原因。注意:“努力”是唯一一个可以控制的因素。 作业思考:在人际交往中,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6、教师小结 通过前面的学习,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学会合理的归因方法,如果你真正学会了合理归因的方法的话,相信对大家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好处。 当堂检测:对于以后的成功你做好准备了吗? 活动《一分钟鼓掌》 视频欣赏:《When You Believe》 教师总结:由爱因斯坦名言名句(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引出对大家的希望:合理归因、加倍努力、坚定信念、走向成功! 课后作业:(见合理归因的秘诀后面) 课后延伸: 一、心理学家张铁忠教授等人发现,中学生对学习成败的归因主要有以下6?种类型: 1.把失败归之于自己脑子笨、能力差等稳定的因素。这种归因会使自己丧失信心,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2.把失败归之于自己不努力等不稳定的因素。这种归因会使自己重燃希望,变得努力。 3.把失败归之于学习难度大等稳定因素。这会使自己学习积极性受影响,甚至会对相应学科失去信心。 4.把失败归之于运气不好等不稳定因素。这可能会使自己重新树立信心。 5.把成功归之于运气好等外在因素。这会使自己产生侥幸心理,下次不一定会努力。 6.把成功归之于自己能力强、努力程度高等内在因素。这既可能使自己满意、自豪,也可能使自己产生骄傲、自负等情绪。 拓展天地:学业成就归因测试 下面这些句子描述了您平时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请您用1一5表示这些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您平时的想法和观点,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放心作答。其中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比较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比较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请自己找张纸记录你每一题的选项。 1非常不同意 ?2比较不同意 ?3不确定 ?4比较同意 ?5非常同意 1 如果我得了坏分数,通常我会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在这门课上没有努力用功。 2 要是我得了低分,会使我怀疑自己的学业能力。 3 有几次我在某门课上得了高分,这是因为教师的打分标准太松。 4 有时我考试成功要靠一点运气。 5 就我而言,我所取得的好分数全部都来自我的努力。 6 取得好分数最重要的因素是我的学习能力。 7 依我的经验,一旦那位教授认定你是个差劲的学生,那么比起其它同学来,你交的作业更有可能得到坏分数。 8 有些我得到的低分有部分可能是由于运气不好。 9 如果在学校我做的不如期望那么好,多半是因为我不够努力。 10 要是我没学好某门课程,很可能是因为我缺乏这方面的技巧。 11 我得的高分中有一些只不过说明这些课程比大多数课容易。 12 我感到我的一些高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机遇的因素,如考试中恰巧出现了我会的问题。 13 只要我得到好分数,全都是因为我在这门课上下了苦功。 14 我认为我的高分数直接反映了我的学业能力。 15 在那些教授讲得枯燥的课程中,我常常得到坏分数。 16 我的功课分数低有时会使我认为自己仅仅是不走运。 17 坏分数提示我不够努力用功。 18 要是我得了低分,我会以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这些课程。 19 有时我得了好分数,只是因为这门课的内容容易学。 20 我有时不得不为得到的好分数为自己感到庆幸。 21 假如我肯努力,我就能克服通向学业成功之路上的任何障碍。 22 如果我得了好分数,是因为我学习能力强。 23 在我看来,我得到的有些低分数,只意味着有些教师在分数上过于吝啬。 24 我得到的低分有些可能是运气不好的作用,即在错误的时间选了错误的课程。 合理归因 加倍努力 坚定信念 走向成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