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二心理健康 心有所想 事有所成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二心理健康 心有所想 事有所成 教案

资源简介

心有所想,事有所成
学情分析:如今,社会正处在高速发展和巨大变革时期,由此带来人们的心理的不适应和情绪的巨大波动。处于紧张学习的高中生,不仅受到社会负面思想的辐射,也受到自身家庭、学习、同伴交往、个人成长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而由此产生的困惑往往使学生缺少一种正能量,呈现一种消极、负面的心理状态。为此,针对调整学生思维方式和角度,尝试运用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心理暗示作为切入点,以正向、积极的方面帮助学生挖掘自身能量,运用新的视角来挖掘生活中的积极方面,应对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困难和挫折,增强他们自身解决问题,调整情绪的有效方法。
辅导目标:介绍五种积极心理暗示方法,并在课堂中以表演形式实践并运用。
重难点:如何能正确使用不同的方式调整自己的情绪。
辅导对象:高中年级学生。
辅导准备:投影器材,海报,彩色马克笔
辅导过程:
引入:
在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不希望遇到的场景,由此产生某种情绪体验。现在外面正下着雨。看到这个情景,你的感受是…… (采访一两个学生,分享他们彼此不同的情绪体验。)让我们来看两段视频,从中也许能找到我们自己的影子。
视频一:消极心理暗示事例呈现——《卖拐》
视频二:积极心理暗示事例呈现——《老大的幸福》
引出本课主题——《心有所想,事有所成》
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介绍:
方法一:1. 积极语言暗示 (视频)
学生1朗读:“什么都不能跟人家比,谁像你一样没用啊!”
学生2朗读:“没有谁能像你一样啊,不用什么都跟人家比!”
(视频上呈现的语言,通过换种方式说,负面、消极、否定的语言就能转变为正向、积极、肯定的语言。)
小结;负面、消极、否定——正向、积极、肯定
全体朗读:我担心不能完成、不能做到、不能实现——我一定要完成、要做到、要实现
方法二:支持性身体语言
1. 演示:随机找一位学生进行。问:“有什么动作可以算作支持性的身体语言?”哪位学生回答出来,就和他击掌以示庆贺。
2. 呈现图片。两人一组练习。
图片:微笑、握手、拥抱、击掌、竖起大拇指、振臂……
方法三:放大、强化自身优点(图片+音效)
齐声朗读:我很强大,很强大,强大,大,大,大!
方法四:环境渲染(图片)
当我们身处特别场合时,会受到周围人的情绪的感染。
方法五:音乐、绘画(自然之声音乐、清晨山林画面)
学生闭眼,放松,想象。
教师指导语:清晨,阳光透过薄雾照进静静的树林。我们踏着松软的草丛走进清晨的树林。空气散发出甜甜的清香,小鸟在密林身处唱着歌。你躺在厚厚的草地上,阳光透过树叶照在你的脸上,你感觉很放松,很舒服。你深深得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得吐出。深吸,吐出。你感觉大脑变得很清醒,全身很放松。你慢慢站起来,带着全新的感觉,走出树林。慢慢地,开始跑起来。你觉得全身充满了能量。
总结:五种积极心理暗示方法。
情境再现:
1. 情境演示:烈日当头照,跑操却依旧
学生发言,提出积极想法。教师帮助归纳。
2. 情境一~五:成绩如同过山车,食堂排长队,我做什么他都对着干,做题遇到拦路虎,长相没有回头率
五个小组各选一个,以小组为单位寻找积极心理元素,写在海报上。
分享:每组展示海报。
实际演出:
实际演出示范:
当事人:(走上舞台,照着镜子,愁闷苦脸状)
唉~,爹妈怎么就把我生成这幅长相呢?好歹也要追平杨幂/黄晓明啊!
消极方:是啊,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站在同学中就像空气一样……
(定格)
积极方:……(语言调整,行为支持,强化自我优点,环境,音乐绘画)
每组以本组选题为原型,分角色演出:积极方、消极方、当事人
每组上台表演。
总结:
生物学理论——快乐元素,内啡肽;一本书的推荐--《秘密》;中国成语--望梅止渴;快乐心境的图片和语言,汪峰的励志歌曲《怒放的生命》
在歌声中一起大声说——心想事成。
辅导反思:
一个人的精神,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有了正确的引导,内化成自身的需求,是可以激发一个人内在的无限正向的力量。有些班级或有些学生,曾经被认为是比较安静或不太善于配合的,但是在活动中都非常踊跃,反映出一旦找准学生的需求点,每个人是可以被激发出自身的潜能的。我也感受到,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关注,不仅仅是作为一次活动,更要作为长期、常规去进行。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一定是与学校、家庭密不可分的。我也在思考,如何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将这三者更好得结合起来,让孩子能成长的更快乐,更健康。课堂辅导过程中的分享积极因素环节,非常出彩。学生提出的想法超出我备课时的预想。表演环节,学生太兴奋,有点闹,有些语言有点无厘头,偏离本课方向。如果能提前有要求和设置,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