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一心理健康 创造力改变生活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一心理健康 创造力改变生活 教案

资源简介

创造力改变生活
教学对象分析:
发展心理学对个体大脑和思维发展的研究结果指出,高中阶段的学生,大脑的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相比于小学和初中生,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将有极大的提高。同时,高中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个体大脑的趋向成熟,使得更复杂、更困难思维任务的加工成为可能。创造力虽然与遗传、智力相关,但也与个体的动机、思维方式有密切关系。因此,从高一时期开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养成创造性的思维习惯,不仅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而且对学生大脑的训练、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巨大价值。
另一方面,高中阶段的学生兴趣广泛,富有好奇心。丰富多彩的创造力成果,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分析:
江泽民主席曾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能力,亦即创造力的培养,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造力由发散性思维、独立性思维和想象力组成,而通常我们认为的创造力培养指的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创造力是人类拥有的一项重要能力,从古至今,创造力的发挥推动着我们从原始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从钻木取火到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而创造力可以通过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而不断提高。
本次课程将围绕创造力这个主题,通过各种体现创造力的案例,以及发散性思维练习,让学生了解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培养创造性的思维习惯,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目标:
1、态度和情感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案例和活动,使学生了解创造性思维,并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2、认知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懂得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3、能力和问题解决目标:训练学生积极用脑,培养创造性的思维习惯,并懂得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发散思维品质的训练及发散思维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意识到,发挥创造性思维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教学难点:
创造性思维训练中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意识的培养。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课件、纸质材料、彩笔。
课时安排:1个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主题情境引入(3min)
小故事:将脑袋打开1毫米
通过一则有关创造力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互动,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非同凡“想”——创造力让生活更精彩。
随后向大家展示本次课程的目录。
(二)何为创造力(2min)
创造力的定义: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这里的产品既指思维成果,也指物质成果。
强调创造力的三个核心特征:新颖、独特以及能产生价值。
(三)创造力改变生活(5min)
1、案例一:铅笔与橡皮
图片展示,分享画家律普曼如何创造性地将铅笔和橡皮结合起来,发明了现代大家普遍在使用的铅笔。
2、案例二:可食用餐具
图片展示,印度大叔受到一种印度薄饼的启发,发明了可食用餐具以减少白色污染,获得了巨大成功。
3、案例三:可以“喝”的书
图片展示,女化学家Teri利用纳米银离子的吸附作用发明了一本能充当滤水器的书,并使用可食用墨水在上面印了简单实用的健康饮水知识,可以帮助全球六亿多人获得更加安全的水源,以及更科学的健康知识。
4、案例四:在贫民窟画上彩虹
图片展示:荷兰两位有艺术创想的年轻人,利用色彩和创意,让里约热内卢“臭名昭著”的贫民窟变成露天画廊,震撼了全世界。
(四)如何培养创造力?(20min)
1、判断正误
用投影呈现五道判断正误题,让全班学生一同作答。通过这一环节。增进学生对创造力的理解,改正之前的错误观念。
2、创造力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力由发散性思维、独立性思维和想象力组成,但通常大众观念中的创造性思维指的是发散性思维。因此,可以通过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来提高创造力。
3、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及训练
分别介绍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完成对应训练。
a.流畅性:在限定时间内有创造力想法的数量。
训练方法:头脑风暴。3分钟小组讨论,找到回形针尽可能多的用途。
b.独创性:善于对事物有不同寻常的、独特的见解的能力。
训练方法:奇怪的“等式”:9+4=1,4-3=5在什么情况下会成立?
C.灵活性:思维随机应变,举一反三,打破“心理定势”的能力。
训练方法:四点连线。如何用三条线段将组成正方形的四点连接起来?要求每条线的两端都要跟其他线相接。
4、知识点回顾
引导学生对刚才所学的知识和训练进行回顾总结,加强理解。
(五)脑力激荡(10min)
分小组进行讨论,为附中7栋教学楼重新命名。讨论结束后推选组员上台展示。
通过这个小活动,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加以应用,真正做到运用创造性思维来改变生活,使其更加精彩。
板书
创造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