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你与教师 “收缴手机事件”引发的心理剧演出 【设计理念】 半结构化的辅导过程带来了充满变化的课堂主题,以收缴手机这一管理事件为切入口引入师生关系的讨论,最终促进相互理解,由此,规则服从、班级管理则会自然而然达到效果。 服从有三阶段“依从—同化—内化”,高二学生的服从态度过渡到同化和内化的阶段,规则意识的建立,可以更进一步,从服从者转换到认同者,甚至获得自我监督者的角色。 【辅导背景】 心理剧是一种行动化的心理辅导的理论,秉承自发性和创造性的最高理念,让心理剧团体的成员勇敢做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心理剧在心理治疗中属于是一种短程的团体治疗方法,具有见效快、有冲击力、心理与现实连接紧密等特点。让每一个团体成员在其中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有所收获。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行动饥渴,愿意以不同于语言的方式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展现出来,对于学业压力繁重的高中生,这种被压抑的渴望更是需要得到释放。它与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的模式不同在于,它更能照顾到每个人,同时用比相互讨论更有力量的演出的方式,让人带入角色,激发情绪情感。这种方式,让学生课堂40分钟所学不仅停留在认知层面,还到了心理层面,甚至是生理层面。高中生与初中生不同,有更强的自主的思维,正如通常在讨论班级事宜的时候可以放手交给他们做一样,在心理剧中,学生自己演绎了自己的生活与学习经历,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并且,这种交还,并不意味着更多的讨论、更多的体验,而是,连上课的主题,这个最基本的框架也被打破,由学生根据自己班的情况,自发产生属于他们班自己的主题。 在第一次课产生的“收手机事件”的基础上,演出继续往下推进,并涉及到与班主任的关系、规则意识等等内容。高二的学生,学校适应已经基本完成,逐渐过渡到平衡学业压力与自己生活关系的处理上。服从的三阶段“依从-同化-内化”,高二学生开始过渡到同化和内化的阶段,关于规则意识的建立,可以更深入一步,带领他们看到规则背后的意义,认同规则本身,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成为规则的自我监督者便是可能的工作。 在第一节课,根据该班学生自发呈现的现场心理剧确定主题为:老师进行班级管理收缴手机vs学生想要玩儿手机想要片刻的放松之间的冲突。第一节课,仅用心理剧呈现了事实,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辅导和讨论工作,故,在本节课,在心理剧继续发展的推动下讨论可能出现的议题。 【辅导目标】 通过探索服从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疏通情感减少偏见,让管理不再对着干,最终帮助该班同学与班主任达成情感上的理解,即理解规则背后的意义,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成为规则的认同者。 【辅导对象】高二年级**班学生 【辅导准备】 1.物资准备:投影仪、活动用纸每人1张,每组备用5张,签字笔每人一只,透明胶和剪刀每组一把 2.分组准备:6-8人为一组。 【辅导形式】心理剧 【辅导重点】学会通过演出不同角色进行换位思考,促进相互理解,从而认同管理者,认同规则本身 【辅导难点】从内心出发去体察自身获得成长,建立与班级管理者更和睦的关系 【辅导过程】 一、暖身阶段:1.再现上一次课的场景。唤回记忆,调查学生演出状态 2.根据学生演出状态选择是否进行暖身活动。 以角色训练的方法进行暖身 二、演出阶段 场景1. 与班主任的辩论 ——激发情绪,引起讨论 场景2. “领导—班主任—学生”的管理链条 ——(规则制定者-规则管理者-规则服从者) 全景呈现,引起思考 场景3. 班主任的困境——理解班主任的难处 换位思考,达成理解(当班主任被人管理时) -----------------------到此进行不同场景的选择------------------------------------ 场景4. 选择1:接纳不同声音——规则很难受,但却可以调整。 ——容纳情绪,认同规则 选择2:与班主任的对白。 ——达成和解,重建链接 三、分享阶段 选择1:言语式分享 + 去除角色 + 保密原则 选择2:冥想式分享 + 去除角色 + 保密原则 四、课堂作业:结合分享阶段,每人100字左右心得体会 【辅导反思】 1.本课堂是心理剧在课堂的应用,其中使用的技术方法基本上都经过了教师的自行改良,以适应在有桌椅的情况下进行。 2.活动为半结构式的形式,有既定的活动和教师对主题的引导,也有同学们自发的选择和各种内容的呈现,跟随50多位学生的内心,顺着他们想要的演绎方向进行是一个关键点。 3.该主题有一定的敏感性,涉及学校管理层面的主题,其中需要包含匿名、话题引导等手段,让该讨论变得恰当而得体。比如关于班主任和上层领导的对话的演绎,一方面激烈的冲突可以该学龄段容易情绪两极化的学生获得情绪的释放,另一方面要最终给学生营造一种相互支持理解帮助的氛围,形成对班级及学校管理正确的认识。 说明:本次心理健康课以心理剧疗法为理论支撑,以半结构式的团体辅导为活动形式,其中展开的活动均根据学生当场表现自然呈现,内容没有办法进行预计,仅提前预设不同环节根据当场状况灵活使用。故本次教学设计没有呈现具体辅导过程而只有辅导框架,该框架也可能与课堂实录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