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大自然的色彩》 教师姓名 郑伟巍 学生年级 七年级 课时 1 教材分析 本课是初中阶段美术课程色彩知识起始课,是色彩基础知识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利用大自然丰富的色彩引导学生对色彩发生兴趣,对色彩进行初步了解和认知,认识光线与色彩的关系,认识色调的形成,产生了解色彩、研究色彩、学习用色彩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的愿望。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经过小学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色彩知识,但缺少观察和注意,对色彩的认知还较为简单,本节课主要注重启发学生发现色彩美,观察色彩的美,学会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色彩的美。作业难度可适当的调整或分层,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自身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简单了解光和色的关系,感知色调。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丽色彩的观察和感悟力。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色彩工具表现简单色彩关系和色调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个人对大自然色彩现象感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本课学习,通过欣赏、讨论、分析、实践等方法掌握相关色彩基础知识,体验色彩魅力,努力完成色彩作业。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丽色彩现象主动认识、积极关注和热爱的态度;加深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学会用简单方法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帮助学生逐渐树立随时发现和欣赏美好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知、感受并运用简单色彩手段表达自然界的色彩关系和色调。 教学难点 使学生比较准确地把真实的景物或事物概括为简单的色彩关系。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采用欣赏、启迪、交流相结合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发现新知的愿望,以多媒体为载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入微课环节,讲明知识点的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作业难度分层次,因材施教。在互动与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微视频、课件、教材、油画棒、纸 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大自然的色彩》 “春夏秋冬”在你印象里的颜色? 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生融入情境。 二、新授 一、认知色彩: 1、出示一幅图片 提问:分析一下图中都出现了哪些色彩? 2、讨论分析:图二和图三。描述色彩,引出三原色知识点。 3、思考:这些美丽丰富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 微视频讲解光照与色彩的关系。 二、感受色彩: 1、师生互动(利用古诗词让学生感知色彩) 2、认知、感受色调 (1)色调讲解 (2)出示一组图:讨论分析色调的冷暖 (3)出示不同色调的图片,学生欣赏,小组讨论:不同色调给人的不同感受; (4)生活中色调的应用 三、表达色彩关系 布置作业:用色彩归纳的方法 1、表达对春、夏、秋、冬任一季节的色彩感受。 2、你印象中的景色(如暑假出游看到的景色,大海、草原等)。 3、表达一首你记忆中与色彩有关的古诗词。 四、作业展示、课堂评价 组内推选优胜作品、班级展示。 五、课堂总结、课后拓展(用简短的评述来描写你喜欢的色彩作品) 认知色彩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解色彩存在着相对多样和相对统一。 通过微视频生动形象的了解光照与色彩的关系。 感受古典文化,进而感受色彩。 初步认识什么是色调、色调的冷暖、感受色调 锻炼用语言表达自己对色调的感受能力 对下堂课内容的延伸 有层次的安排作业,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完成作业的可能。 总结本课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