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ppt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ppt课件

资源简介

1900年,人类用欢呼声拥抱新的世纪之年, 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满怀着丧权辱国的屈辱与悲愤跨入20世纪的。因为这一年,八国联军侵我中华。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
——邓小平
近代史上列强打到北京的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1840年
1842年
1856年
1860年
1894年
1895年
1900年
1901年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温故知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1851年
1864年
洋务运动
中日
甲午战争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戊戌变法
历史(部编版)
八年级 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1.了解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基本史实;能够分析“扶清灭洋”口号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2.通过比较《辛丑条约》与其他不平等条约,认识该条约的危害性。
3.感受义和团战士和清军爱国官兵英勇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史实,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通过了解八国联军野蛮残暴的罪行,揭露帝国主义的残暴性,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学习目标
根据材料概括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
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然传教之士贤否不齐,习教之民善良绝少。入其教者往往借势欺凌乡里,鱼肉平民,诈人钱财,占人田产,无所不至。……而民教涉讼之案,地方官几于不敢问矣!因而教焰日张,民气日积……
——《山东泰安县知县秦应逵禀》
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
民族矛盾激化
清政府态度
招抚
“反清复明”的民间组织
反帝爱国农民运动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
性 质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 决计不将义和团巢除。 ┅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
一、义和团运动
直隶(河北旧称)
山东
义和拳
山东、直隶一带
“反清复明”的民间组织
由来
地区
性质
清政府态度
2.义和团运动—兴起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义和团歌谣
剿灭
义和团
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
民间秘密结社
练拳习武的组织
义和团组成部分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兄,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这个揭帖宣传了什么主张?
扶清灭洋
合作探究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口号
扶清灭洋
扶清
灭洋
进步性: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帝的斗争意志
落后性: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如何 看待这些主张?
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3.义和团运动—口号
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对动员各阶层人士参加反侵略斗争起积极的作用。
“扶清”反映义和团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带有迷信等色彩,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灭洋”又表现出义和团盲目排外的一面。
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
进步性
局限性
二、八国联军的侵华
思考:面对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外国侵略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法国总领事杜士兰函称:“代各国领事公启英、法、德、俄、美、意、日本驻京大臣,以现在情形险要,公同议定,各抽调兵丁百名登岸。此项队伍不日到来,遣赴北京。各国领事与本总领事,请速饬所属。于各队伍到时,竭力帮助登岸;并饬备火车,届时运送赴京,以期妥速。如何办理之处,即请示复。”
——裕禄《致总署电》(1900年5月29日)
1900年夏天,义和团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京津地区。作为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统治核心地带,帝国主义担心他们的在华利益受到损害,于是......
反洋教斗争宣传画
义和团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1.八国联军侵华—原因
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利益
镇压义和团运动
时间
侵略国家
1900年6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2.八国联军侵华—概况
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
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进攻天津
廊坊狙击战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率军进入紫禁城
3.阅读课本后将照片按照先后顺序排好,并简单说一下经过。
1
2
3
4
北京沦陷慈禧太后西逃
5
天津保卫战,聂士成牺牲
6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天津
北京
乘火车
在廊坊一带遭到义和团狙击,狼狈逃回。
统帅:西摩尔
攻陷大沽炮台
攻占天津
(统帅:瓦德西)
攻占北京
义和团运动失败
天津保卫战 聂士成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狼狈西逃。
被屠杀中国百姓
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
争坐龙椅
抢夺白银
皇城之内,杀戮更惨,逢人即发枪毙之,常有十数人一户者,拉出以连环枪杀之。以致横尸满地,弃物塞途,人皆踏尸而行;城里居民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街巷尸首堆积如山。
——《庚子大事记》
八国联军在北京实际公开抢劫了8天,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对北京城进行了一年多的大洗劫。《永乐大典》307册,经史子集4.6万余册,国库藏书4.7万余本,宝物2000余件,镀金佛3000余尊等,被尽行劫毁。联军掠走库银达 6000万两之多。
4.八国联军侵华—暴行
义和团运动如何失败了?
慈禧太后西逃,下令剿杀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民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图说历史
联军进入大清门,堆满珍宝文物的宫室苑囿被洗劫一空。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巷战后的街道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设联军司令部,对北京实行各国分区占领,军队甚至公开抢劫三天。八国联军在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北京城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历史罪证
八国联军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近代中国首都第二次被侵略者攻陷)
同时,慈禧太后下令绞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运动最终失败。
依我想起来,还算是有主意的,我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但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有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火气一过,我也就回转头来,处处留着余地。我若是真正由他们尽意的,难道一个使馆有打不下来的道理。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它是一场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性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客观原因:
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匡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1.时间
二《辛丑条约》的签订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内容
危害
赔4.5亿
严禁反帝
拆炮驻兵
划使馆区、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加重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完全控制清府(失去军事自主权),便于镇压反帝运动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内政外交被控制)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3.结果:
中国战败,签《辛丑条约》
{5DA37D80-6434-44D0-A028-1B22A696006F}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丧失军事自主权,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清廷处于各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体现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化,方便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辛丑条约》内容
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
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3.评价:《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完全陷入
大大加深
开始变为
X
Y
O
沧桑回眸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进一步加深
1840年
1842年
鸦片
战争
《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
1856年
1860年
第二次
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进一步加深
1894年
1895年
甲午中日
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
1900年
1901年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
回忆以往的学习内容,讨论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两半”社会的?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
中华民族必须自立自强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签订国家
赔款
土地
其它
影响
中英
中日
中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国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割香港岛
割台、澎、辽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
五口通商
通商;设厂
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军事防线,允许列强派兵进驻沿线要地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比三大条约的内容、影响,思考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侵略
反抗
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阿古柏侵略新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等
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课堂总结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义和团运动
抗击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的签订
兴起与发展:19世纪末,义和团在山东、直隶兴起;
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清政府对义和团由“招抚”代替“剿灭”承认其合法地位
口号:“扶清灭洋”
背景: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廊坊阻击战,天津保卫战,在北京的战斗
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八国联军的暴行:在北京屠杀、抢掠等,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1901年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随堂演练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B.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
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2.八国联军的侵华时间是( )
A.1899年 B.1900年
C.1901年 D.1902年
B
B
3.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D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