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讲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件(32张PPT)-2021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部分,含5年中考真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8讲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课件(32张PPT)-2021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部分,含5年中考真题)

资源简介

中考历史第一二轮复习
第三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中国
1765年
1839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825年
1848年
1785年
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虎门销烟
1
考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2017版课标: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时间
英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其他国家: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60~80年代
背景
(1)政治前提: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背景
(2)市场需求: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3)资本条件:英国殖民者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并通过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等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4)技术条件: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提供了劳动分工,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
开始国家
英国
标志性成就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主要动力
蒸汽机
开始部门
棉纺织业
实质
生产方式的变革,即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
性质
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重要
成就
珍妮机
概况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影响
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成为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机器
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纺纱机
地位:揭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重要
成就
改进
蒸汽机
概况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影响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现代工厂制度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促进了工厂的发展。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重要
成就
火车与
铁路
概况
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影响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的更加密切。人类进入了“火车时代”,活动范围急剧扩大
特点
(1)技术发明多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积累,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2)首先发生于英国,随后扩展到其他国家
(3)以轻工业为突破口,以蒸汽机为动力来源
(4)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影响
(1)生产力: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825年斯蒂芬森试验蒸汽机车
影响: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影响
(2)政治: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资本主义最终完全战胜封建主义(3)世界格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基本形成;推动了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4)亚非拉国家或地区:欧美列强在殖民的同时,也将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带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将其卷入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之中;工业革命加速了弱小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过程,加剧了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5)英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和“世界霸主”的地位,同时也加快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英国对外殖民与扩张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对中国
的影响
(1)破坏性: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建设性:通商口岸的开放促使中国产生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开明的地主阶级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如: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工业化
来临的
历史意义
(1)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然经济
(2)现代工厂制度建立,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
(3)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主要的阶级,这两个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工人运动兴起
(4)使妇女开始进入社会,成为工业劳动者
(5)使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教育逐步普及,生活内容日益丰富,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
1.生产组织形式变革
2.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3.两次工业革命下人类社会动力系统的演进
4.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2
考点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马克思主义
2017版课标: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马克思、
恩格斯的
革命活动
(1)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
(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出版
(4)1849年,马克思定居伦敦后,创作了《资本论》等著作
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马克思主义
产生条件
(1)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发展(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3)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4)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马克思主义
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主要
内容
(1)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2)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3)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4)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意义
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书影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地位:指导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马克思主义
地位
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
历史
意义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3)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5)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指导的
革命
实践
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列宁新经济政策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马克思主义
发展
(1)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世界:列宁主义
第一
国际
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巴黎
公社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1. 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关系
2. 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程
方法解读
实战演练
材料一 棉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要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二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上)
设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问题:工人劳动环境差、劳动时间长、工作强度大。
原因:工厂主为了最大程度的获得经济利益,就尽可能地压榨工人的劳动价值。
事件辨识
命题点
1
1. 有历史学家称它“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文艺复兴     
B.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C. 工业革命
D.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五年中考真题
2.下图中的两位历史人物直接参与的历史事件是(  )
A. 创立空想社会主义 B.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C.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 D.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B 
工业革命
命题点
2
3. 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为主题设计手抄报,应选择(  )
A. 铁器时代 B. 蒸汽时代
C. 电气时代 D. 信息时代
B 
4. [5分](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发展到了哪一阶段?(2分)从此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1分)这次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中国何时开始卷入这一市场?(2分)
5. [2分](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阶段:机器大生产。(2分)生产组织形式:工厂。(1分) 时间:鸦片战争后。(2分)
影响: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6. [4分]材料一 当革命风暴席卷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威力并不因此而减弱的变革。
——恩格斯
(1)材料一中英国的“变革”是什么?在这一“变革”中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的发明是什么?(4分)
变革:工业革命。(2分)发明:蒸汽机。(2分)
马克思主义
命题点
3
7.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14分)
材料 在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它是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与斗争的指南。在帝国主义时代,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上半叶,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邓小平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请回答: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发生于英国的哪一工人运动对它的诞生产生了重要影响?(2分)根据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2分)
(2)列宁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理论和经济建设方面有何具体表现?(4分)
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2分)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2分)历史意义:是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与斗争的指南。(2分)
表现:形成了列宁主义;实行新经济政策。(4分)
(3)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后,为“改造中国与世界”,毛泽东、蔡和森等在长沙成立了哪一革命团体?(2分)在台湾问题的处理上,邓小平的哪一构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分)
团体:新民学会。(2分)构想:“一国两制”。(2分)
8. [2分](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马克思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2分)
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相互合作、敢于实践。(言之有理,任答一点,即可得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