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血型的种类。2.了解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分析推理、自主探究、实验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情感目标:①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②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说出 ABO血型的类型及安全输血的原则。教学难点:利用模拟实验得出安全输血关系;了解错误输血后红细胞凝集的原因。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师:前不久从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一份报道,某地发生一起车祸,多人受伤,其中两人由于失血过多,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思考,为什么失血过多人会死亡,血液对人有什么作用?生:血液对人体很重要,担负着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物质的运输。如果失血过多,各种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不能正常进行。师:对于那些失血过多的伤者,可以采取的针对性的紧急救治措施应该怎样,可以减少人员死亡?生:输血师:在什么情况下伤者才需要输血?生:如果一个人一次失血超过血液总量的30%(约1200毫升)以上,就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师:在这一过程中,是有血就可以输,还是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生:要注意血型(二)新课讲授1.血型的发现师:你们知道血型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吗。请同学们结合材料说一下相关的时间线。生:小组内讨论,整合组员间的资料形成时间线索进行汇报。师:听取学生汇报,并查缺补漏。生:1628年,英国学者哈维通过实验提出了著名的“血液在人体内循环往复”的见解,促使人们开始了关于输血的探索。生:1667年,法国医生丹尼斯用羊血输给一个患病青年获得意外成功。但1668年当他为另外一个病人输血时病人死亡,从此法国议会禁止任何输血活动。生:1829年,英国医生布伦德尔第一次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试验。但以后的试验结果还是令人失望,大多数病人死亡,只有少数病人得到康复。生:1901年,奥地利医生兰德斯坦纳搞清了ABO血型的秘密。这一技术在二战中挽救了无数伤者。师:兰德斯坦纳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却不会发生凝集。2.血型鉴定师:同学们知道我们的有几种血型吗?生:三种ABO。师:那各种血型之间可以随意的进行输血吗?生:不可以, 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亡。因此,输血前,首先要鉴定血型。师:同学们能够利用我们现学的知识来鉴别未知血型吗?师:提供实验器材,供学生进行相关实验。生:依照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分析和设计实验。师:在各小组间观察各小组的实验设计,并进行相应的直达。师:实验中试剂瓶的胶头滴管不可相互混用,以免发生污染,影响实验。3.安全输血师: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也发现了,不同血型的血混在一起后会有不同现象,应该怎样的输血才能保证安全呢?生: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生: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可以异型血输血(应少量、缓慢输血)。O型血可以输给各类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也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师:为什么输血错误会有凝集现象?生:因为不同血型红细胞上的抗原不同,而血浆中的抗体也不同,如果当含有A抗原的红细胞遇上抗A抗体的血浆时,或者含有B抗原的红细胞遇上抗B抗体的血浆时,红细胞就会发生凝集。师:什么时候是需要输血的?生:如果一个人一次失血超过血液总量的30%(约1200毫升)以上,就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师:出示相应的课件,展示不同的失血量的现象。生:成年人的血液量占体重的7%~8%。生:少量失血:短时间内得到补偿而恢复正常生:失血超过800~1000mL: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生:失血超过1200~1500mL:出现生命危险,需要输血4.无偿献血无偿献血教育,这是本节的一个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每年6月14日式世界献血日,我国也鼓励18~55周岁的公民无偿献血。课堂上提出问题:如果你成年了,你会去献血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并且发表自己对无偿献血的看法。使学生明白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并且引导学生明确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才会充满爱。(三)课堂练习:1. 将下列患者与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A.严重贫血患者 a.血浆B.身体大面积烧伤者 b.浓缩血小板悬液C.外出血不易止血的患者 c.浓缩红细胞悬液答案:A-c;B—a;C-b。解析:贫血因为红细胞量不足、 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出血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量少。2.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对10人进行血型鉴定,其中6人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2人与两种标准血清都有凝集反应,1人与两种标准血清都不发生反应。那么,血型为A型、B型、AB型和O型的人数分别是多少?答案:3、4、2、1解析:6人中有2人是重合的,师和两种都凝集的是AB型的,其余4人是B型,1人都不反应则为O型,剩下的3人是A型。3. 血型能变吗答案:血型是由特定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这就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因此血型一经确定就不会自行改变。但是,当人体发生某些疾病(白血病)时,尤其是在疾病的中晚期,由于造血器官功能障碍,使不成熟的红细胞大量进入血流。这些不成熟红细胞膜上的血型抗原物质或减少或消失,因此血型就会发生改变。如果造血器官功能恢复,那么改变后的血型又可展现原型。另外,长期大量输血后的病例,血型也会出现暂时性改变,但是这种改变维持不会太久。4.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A. 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B. 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C. 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D. 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答案:D。解析: 贫血是由血液中红细胞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过少造成的,输血时应输入红细胞;创伤性失血失去的是血液的所有成分,应该输入全血;烧伤的病人体液中的血浆丧失较多,应输入血浆;而血小板功能低下者应输入血小板。(四)课堂小结1. 血量和输血 血量:占体重7~8%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会危及生命;800~1000毫升出现不适等症状;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输血:同型输血2. 血型的发现 ABO血型:A型 ,B型,AB型,O型(五)作业布置:完成配套作业或另行设计板书设计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1.血量和输血 血量:占体重7~8%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会危及生命;800~1000毫升出现不适等症状;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输血:同型输血2. 血型的发现 : ABO血型:A型 ,B型,AB型,O型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