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2)描述眼球和耳朵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 认同视觉卫生,逐步养成认真做眼保健操的习惯;关注和爱护有视觉障碍的人群。2,认同听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听觉障碍的人群。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人的眼球结构和视觉的形成。描述耳的结构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教学难点:了解人眼球的基本结构。描述听觉形成的过程。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师:有的时候,同学们再放学回家的时候,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迎面扑来,这时候,你会怎样做呢?生:找地方避雨。师: 你怎么判断出要下雨呢 生:乌云:看狂风:感闪电:看雷鸣:听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这里涉及到的两种器官。(二)新课讲授1.眼的结构及功能师:眼球是什么形状的?有哪两部分构成?生:观察模型分析眼球的形状和构成。师:眼球的结构有哪些?以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是什么?生:1.角膜-透光。2.虹膜-调控光线,有色素,“黑眼球”。3.瞳孔—光线的通道。4.晶状体-具有折光作用。5.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6.玻璃体-透光和折光作用。7.巩膜-保护内部,“白眼球”。8.脉络膜-遮光,营养。9.视网膜-感受光线刺激。师:我们俗话说的白眼珠(白眼球)和黑眼珠(黑眼球)指的是哪两部分?生:白眼球——巩膜;黑眼球——虹膜。虹膜内所含色素不同就出现了蓝眼、褐眼等。师:观察比较猫的眼睛在亮处和暗处时瞳孔的变化?生:在强光下师:简述视觉形成的过程。生:光线→角膜(透光)→瞳孔→晶状体(折射)→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觉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视觉)。师:形成物象的部位是眼球的什么结构?形成的物象有什么特点?生:形成物像的部位:视网膜师:视觉形成的部位是哪里?生:形成物像的部位是:视网膜;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师: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眼球完整、视神经没断、大脑完整。师:在光线到达视网膜之前,经过哪些结构?生:依次经过角膜、 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师:有人摔伤了后脑勺,结果就失明了,为什么?生:仅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图像还不够,还必须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才能形成视觉。师:近视是因为我们眼睛的什么结构发生了变化?生:正常眼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生:近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师:如何矫正近视眼?生:矫正方法:佩戴近视镜-——凹透镜师:远视是因为我们眼睛的什么结构发生了变化?生:远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师:如何矫正远视眼?生:矫正方法:佩戴老花镜-——凸透镜师:如何爱护眼睛和保护视力?生:光线须充足:光线要充足舒适,光线太弱而因字体看不清就会越看越近。生:阅读时间勿太长:无论做功课或看电视,时间不可太长,以每三十分钟休息片刻为佳。生:坐姿要端正:不可弯腰驼背,越靠近或趴着做功课易造成睫状肌紧张过度,进而造成近视。生:多做户外运动:经常眺望远外放松眼肌,防止近视,向大自然多接触青山绿野,有益于眼睛的健康。生:营养摄取应均衡:不可偏食,应特别注意维生素B类(胚芽米、麦片酵母)之摄取。生:睡眠不可太少,作息有规律:睡眠不足身体容易疲劳,易造成假性近视。师:全班学生齐读“三要”和“四不要”内容。2.耳的结构和功能师:耳朵是什么形状的?有哪三部分构成?生:根据耳的结构图分析。师:耳的结构有哪些?以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是什么?生: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师:简述听觉形成的过程生:耳廓收集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能引起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产生兴奋,并由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生: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收集声波)(放大声波)(三)课堂练习:1.能够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的是( )A.听小骨 B.半规管 C.鼓膜 D.耳蜗答案:B。解析:半规管具有平衡功能可以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2.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的是( )A.听小骨 B.半规管 C.前庭 D.耳蜗答案:D。解析:耳蜗位于外耳道是就收声音的感受细胞,3.听觉形成的过程,下列正确的是( )A 声音→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B 声音→外耳道→耳蜗→鼓膜→听小骨→听神经C 声音→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D 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答案:D解析: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收集声波)(放大声波)4.请看下面耳的基本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具有收集声波功能的是[ ] 。(2)听觉感受器位于[ ] 中,听觉的形成在 。(3)感冒以后,病菌可以沿[ ] 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答案:(1)①;耳郭;(2)⑤;耳蜗;大脑皮层;(3)⑥;咽鼓管;解析:由图可知,①是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②是外耳道,可传导声波;③是半规管;⑤是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该部位将听觉转换为神经冲动,通过听觉神经传入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⑥是咽鼓管,与咽部相连,人患感冒时病菌会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人患中耳炎;感受气味刺激的是鼻子,感受味道刺激的是舌头,皮肤可以感受冷、热、触、痛、压的刺激。(四)课堂小结形成整体性知识结构(五)作业布置:完成配套作业五、板书设计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