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设计课题 第3章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时间 40分钟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来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2019年版必修1第3章第3节的内容,主要包括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模型制作等内容。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承接前面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等内容,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如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为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变化奠定基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组成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本节要在这些细胞结构的活动受细胞核控制的角度进一步学习细胞知识。只有理解了细胞核的结构,尤其是细胞核、染色体、染色质三者的关系,才能为后面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内容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才能使学生对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有进一步地认识。本节内容比较抽象,不能直接感知,教学时不能进行过多的拓展和延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认识障碍。但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掌握知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分析资料,能举例说明细胞核的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经典实验材料,探究细胞核的功能,发展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教学重点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教学用具 多媒体、黑板、粉笔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克隆牛产生过程,【问题】克隆牛的性状与供核母牛乙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这说明了什么? 观看图片,思考并回答:克隆牛的性状由细胞核控制。 激发学生对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探究兴趣。细胞核的分布 【过渡】克隆牛的实例让我们看到了细胞核的重要性。是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是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一 细胞核的分布 绝大多数真核细胞只有1个细胞核。 2. 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没有细胞核。 3. 少数细胞有多个细胞核,如双小核草履虫有2个、人的骨骼肌细胞有多个。 学生回答:原核细胞无细胞核;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归纳总结 学生回忆第1章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容,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强调除少部分细胞外,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核。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的功能 【过渡】细胞核究竟具有什么功能呢?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细胞核的功能。从几个资料中概括细胞核的功能。 二 细胞核的功能 1.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 资料1:PPT展示美西螈的核移植实验(逐步放映实验步骤,边放映边讲解) 【问题】美西螈皮肤颜色的遗传是受细胞核控制还是受细胞质控制? 【思考】美西螈核移植实验是否严谨?要使实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还做怎样的补充? 资料2:PPT展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逐步放映实验步骤,边放映边讲解) 【问题】蝾螈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由 控制的。 【思考】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是如何设置对照实验? 资料3:PPT展示变形虫切割和核移植实验(逐步放映实验步骤,边放映边讲解) 【问题】变形虫的生长、分裂、摄食、应激等生命活动是由 控制的。 资料4:PPT展示伞藻嫁接和核移植实验(逐步放映实验步骤,边放映边讲解) 【问题】伞藻“帽”的形状的遗传是由 控制的。 【回顾】4个资料实验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资料2和资料3—细胞核控制代谢。 资料1 和资料4—细胞核控制遗传。 【归纳总结】 2.细胞核功能是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结合教师展示的资料,思考问题,分析总结资料。 资料1:学生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美西螈皮肤颜色的遗传由细胞核控制。 通过思考,回答:不严谨。应加一组对照实验 资料2:学生分析资料得出结论:蝾螈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通过思考,回答:既设置了相互对照,a和b,又设置了自身前后对照,a的前后。 资料3:学生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变形虫的生长、分裂、摄食、应激等生命活动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资料4:学生分析资料得出结论:伞藻“帽”的形状的遗传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学生归纳总结:细胞核的功能是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精巧之处。 通过教师对各个实验的展示和讲解,培养学生用专业的术语来描述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体会细胞核功能是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核的结构 【过渡】有人把细胞核比喻成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的功能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细胞核有如此重要的功能,那么它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细胞核的结构。 三 细胞核的结构 图片展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请同学们观察图片,逐一了解细胞核各结构组成。 1.核膜(图片展示) (1)结构:双层膜,外膜上附着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 (2)功能: ①起屏障作用,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②控制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对物质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 2.核孔(图片展示):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1)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出,但核内的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因此仍具有选择透过性。 (2)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多。 3.核仁(图片展示) (1)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原核细胞中无核仁,其核糖体形成与核仁无关) (2)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体积相对 较大 。 4.染色质(图片展示) (1)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2)功能:染色质是 DNA的主要载体,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特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与染色体关系: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学生回答:细胞核的结构 同学们识图获取信息,逐一学习细胞核的结构:核膜、核孔、核仁和染色质。 学生结合教师展示的图片获取信息,学习细胞核膜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结合教师展示的图片获取信息,学习细胞核孔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结合教师展示的图片获取信息,学习细胞核仁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结合教师展示的图片获取信息,学习染色质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图片展示学习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 通过已经对细胞膜、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进一步建立起“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概括能力,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通过细胞核膜、核孔、核仁、染色质结构图片的展示,提高学生识图的能力;提高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图片信息的能力。 通过染色质和染色体变化的图片展示,体会同一物质染色质和染色体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的意义。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这些结构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细胞。 四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结构复杂而精巧。 2.各组分之间分工合作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使生命活动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调控、高度有序地进行。 3.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学生回顾细胞膜、细胞器的知识与本节细胞核的知识串联起来,归纳总结出:细胞的各结构是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细胞。 培养学生建立知识综合分析的能力,体会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等结构构成,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建构模型 【过渡】通过细胞核的学习,现在我们对细胞结构有了清晰的认识,尝试做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做之前学习一下建构模型。 五 建构模型 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 2.类型: (1)概念模型:以文字、图线、符号等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 (2)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 (3)数学模型:以公式、图表、曲线等数学形式描述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 3.实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它形象而概括地反映了DNA分子结构的共同特征。 注意:电镜下拍出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照片是真实的,不是物理模型。 学生分组利用生活素材 (包括废弃物) 构建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 通过模型制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总结 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描述所学知识,归纳总结。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及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 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内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大小和数量相同 C.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D.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大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 (2)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 A.胰岛细胞 B.造血干细胞 C.浆细胞(能分泌抗体) D.口腔上皮细胞 学生回答:A 学生回答:D 通过课堂练习,加深本节课的知识的记忆和巩固。板书设计 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核的分布 二、细胞核的功能 三、细胞核的结构:核膜、核孔、核仁、染色质布置作业 课本58页 练习与应用 课本60页 复习与提高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