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能力目标】 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传染病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关怀他们的情感。【教学重点】 1.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教学难点】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情景导入】 2014年5月3日,河北省卫计委指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是麻疹、手足口病等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要加强与当地教育部门的沟通联系,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等聚集性疫情易发单位的业务指导,督促落实晨、午检和缺勤登记报告制度等传染病防控措施。【课堂探究】探究一:传染病及传播环节问题1:什么是传染病 答案: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传染病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问题2: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要经过哪些环节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和有关知识作出概括。答案: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问题3:阅读课本第73~74页资料,分析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答案: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如果这些带有飞沫的空气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总结过渡】 回顾“非典”时期为了预防“非典”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其他的传染病我们怎样来预防呢 探究二:控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问题:在预防传染病时,应采取哪些综合措施 答案:应该从三个环节抓起: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教师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对传染病要有正确的认识,能有正确的态度对待传染病和身边的传染病人,能够提高自觉主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意识,更加地珍爱生命,让自己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1.为了减少艾滋病,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B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保护传染源2.“处死患病动物”这项措施属于( A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 D.加强营养、增强体质3.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D )A.控制传染源 B.控制传播媒介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4.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下列哪一项属于病原体( D )A.细菌、垃圾、蛋白质B.人、某些动物,如狗、猪等C.DNA、蛋白质、矿物质D.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5.进入2012年夏季,香港2011年冬天的流感高峰未见消退,却反常地愈演愈烈。请分析回答:(1)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从传染病的起因看,流感病毒属于 病原体 ,而患者属于 传染源 。 (2)病毒没有 细胞 结构,也会发生变异。专家认为,本次流感就是由变异的流感病毒引起的,人们多数对此缺乏免疫力,属于该病流行环节中的 易感人群 ,且该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 飞沫 传播。这对预防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3)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看,香港卫生部门对患者及时隔离治疗,这属于 控制传染源 ;对公共场所进行严格消毒,这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