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 目标 列举种群的数量特征,说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主要方法,运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教学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在种群和群落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内容,迫切地想要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要用专业的科学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种群的数量特征以及调查种群密度的主要方法。这一节内容安排在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的第1章第1节,为后续种群数量的变化,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乃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具 以课件为主要工具; 辅以视频,动画等教学手段教学 重难点 重点:对种群数量特征的理解,是同学认识到种群的数量特征的调查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难点: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理解和实际应用;教学 过程 实施方式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 课堂 导入 (视频导入) 视频导入:电影《可可西里》的片段,引出这节课的主线材料——藏羚羊 提出问题: 为什么机警敏捷的藏羚羊会一度濒临灭绝,但是让人深恶痛绝的家鼠无论怎么捕杀依然泛滥成灾? 观看视频, 分析藏羚羊曾一度成为濒危动物的原因。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思考问题。 视频导入,激发学生思考讨论的热情,加深对相关知识点记忆;基础 铺垫 (种群的概念) 师生互动:通过对教材上种群的概念进行解读,梳理出种群概念中的三个要点,并进行理解。 师生互动共同对种群概念的理解,加深学生对种群的理解,通过训练及时巩固。提出问题:以下选项中哪个属于种群? 结合种群的概念进行判断。任务一: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冰川棘豆为例 调查研究藏羚羊和冰川棘豆种群,你最先关注的是种群的什么指标? 如果有人告诉你,在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2万只藏羚羊,你觉得多吗?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0万公顷(1公顷=10000m2) 学生归纳: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个体的数量。 邀请:你能说出种群密度的单位有哪些吗?你能对某个种群的种群密度进行描述吗?你能举例说明吗?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1.若 代表冰川棘豆,下列的草地(10㎡)中冰川棘豆的种群密度为 株/㎡? 引导学生说“逐个计数法” 若 代表冰川棘豆,在3min内估算处某草地的种群密度,(提示:图例5厘米代表1米) 引导学生说出“样方法” 讲述:种群密度的一种调查方法——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随堂练习 1.下列有关样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B.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密集的地块进行随机取样 C.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 D.使用样方法调查时,任何情况下所取样 培养学生书写和语言的规范意识。 培养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藏羚羊为例 阅读案例,总结藏羚羊种群密度的调查流程。 某生态学家欲调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种群数量,第一次给其中100只(M)藏羚羊耳朵戴上项圈,放回,一段时间后,待种群内个体混合均匀,随机抽取其中80只(n)藏羚羊,发现戴有项圈的藏羚羊5只(m),在不考虑种群有个体出生和死亡,迁出和迁入的情况下,这位生态学家根据公式,估算出该藏羚羊种群数量N大约为1600只。你能写出计算公式吗? 小组大比拼: 模拟调查藏羚羊的种群密度 活动材料:瓜子---藏羚羊、塑料袋---调查区域(100万公顷) 比拼内容:模拟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区域内藏羚羊的种群密度 优胜组判断标准:数据科学,用时短 实际调查藏羚羊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对个体无伤害等。 2.标记物不易脱落。 3.标记不能过分醒目。 4.充分放回,使标记个体和未标记个体混合均匀,保证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随堂练习 2.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0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50条,其中有标记的5条,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鲫鱼的数量为800条 B .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蜗牛的种群密度 C .第一-次捕获与第二次捕获的间隔时间越短越好 D .鲫鱼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 分别以某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以及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为例,分析样方法以及标志重补法的适用对象,原理,详细步骤,注意事项以及误差分析。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能力。 与数学学科相渗透,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通过正确解答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满足感,更激发起强烈的学习欲望任务三: 保护野生动物,守护美丽家园 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加强学生的生命观念及社会责任感。课后延伸: 珍稀野生动物的调查方法 大熊猫、雪豹、东北虎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密度低,行动隐蔽,对人类警惕性高,野外很难看到它们的实体。应该怎样调查其种群密度呢 板书 设计 种群密度的概念 二、种群密度的调查课后 作业 教材课后习题。反思 评价 本节课收集了大量以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和人口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材料作为整节课的线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去动手活动和开放式的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教学方法做到了较好地发掘,能够让所有学生都被照顾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