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明确尿液排出的重要意义;体验肾结构的精妙性;认同其形态结构特点与形成尿液是相适应的。(2)教学重点:尿液的形成过程;尿液形成过程中物质的变化。(3)教学难点:肾单位的结构与尿液形成的关系;尿液形成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旧知: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的组成?上节课提到了2004年的田世国捐肾救母事件,感动了天下所有的人……我们也认识了肾的结构,难道肾对人体就如此重要吗?肾到底有什么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探究的问题。引入新课新课讲授1.尿液的形成形成尿液的器官——肾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投影出示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活动1:(投影出示尿液化验单)各位同学生病看医生,有时医生会让你去做尿液检查。拿到化验单,医生才会下诊断书,这是为什么?这张化验单你看得明白吗?想学吗?活动2:资料分析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并讨论1.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2.血浆和肾小囊中液体(原尿)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作用有什么特点?3.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昼夜约产生原尿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左右?衔接引出尿液形成的第二个生理过程。4.在原尿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5.上表中, 是血浆, 是原尿, 是尿液。学以致用(生活链接):1.医生在检查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有疾病,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发生了病变?2.如果发现了较多的蛋白质呢?3.如果发现了较多的葡萄糖呢?现在有谁能读懂化验单了吗?再次活动3: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指图(或投影片)讲述尿的形成过程。先出示FLASH动画了解血液进入肾单位以后如何成为尿液。2.、尿的排出①学生通过课件的演示学习尿的排出路径。身边事:有的同学有憋尿的习惯,这样好不好呢?请你说说理由。②了解排尿的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三、当堂练习: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红细胞 白细胞样本A 0 0 11 2.0 0.05 - -样本B 0.1 0 7.5 0.3 0.04 - -样本C 0 ++ 11 1.5 0.03 ++ ++(1)原尿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有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只含有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 有 。四、知识整理 (一)尿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血液,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有用物质,形成尿液(二)尿的排出(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三)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2.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五、板书设计:(一)尿的形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血液,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有用物质,形成尿液(二)尿的排出(泌尿系统组成)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三)排尿的意义 1.排出废物2.调节人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六、评测练习(10分)学生每人一张1.正常人的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 血细胞 C.尿素 D.大分子蛋白质2.正常人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一定没有( )A.无机盐 B.尿素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3.下列物质中,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是(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4.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可是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C.集合管有吸收尿液的作用 D.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5.尿液的形成过程可概括为 作用和 作用。6.尿液中出现血细胞,是肾的_____出了问题。7.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是肾的_______出了问题8.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是肾的________出了问题。9.尿液突然增加是________出了问题。1.800.030.03尿素1.100.100.10无机盐0.000.100.10葡萄糖0.000.038.00蛋白质969890水C (克/100毫升)B (克/100毫升)A(克/100毫升)主要成分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