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设计(表格式无答案)2022-2023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1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设计(表格式无答案)2022-2023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
学校 教师 授课对象 初二
单元 第三单元 节次 第四章第一节 课型 复习课
课题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日期
目 标 确 立 依 据 课 标 分 析 课 标 摘 录 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 二级主题: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具体内容要求为: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课 标 解读 1.学生学什么: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进行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重要概念是“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排出废物和多余的水”。从“结构功能观”出发分析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其中最主要的结构是肾脏——尿液形成的器官,而尿液的排出则是通过泌尿系统完成的。 2.学到什么程度: “描述”是了解水平的要求,能够识图并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能够准确说出肾脏的基本结构,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要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描述、推断、解释等。能够区分出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3.学生怎么学:通过观察肾脏的结构图,复习肾脏和肾单位的基本结构;通过绘制肾单位血液流动及尿液形成过程,准确说出尿液形成过程,区分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
教 材 分 析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是中学生物课本济南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本册书教学的一个重点,又是难点。 重点:肾脏和肾单位的结构。 难点:尿液的形成过程及血浆、原尿、尿液成分变化。 本节课主要落实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这一目标。在内容的安排上清晰逻辑性强。泌尿系统组成的学习有利用学生初步了解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因此对于肾脏的具体结构的了解是最终了解尿液形成的关键。教材中注重数据资料和图片资料的运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过程和微观的结构。在学习了尿液形成和排出后,学习其他排泄途径,让学生对人体的排泄途径有个全面的了解。
学 情 分 析 课前通过设置以下四个问题,分析学生对于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泌尿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肾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的结构是怎样的? 尿液是如何形成的? 血浆、原尿和尿液有什么区别? 通过对学生回答情况分析,了解到对于这一部分的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学生对于尿液并不陌生,也知道泌尿系统中的重要器官──肾脏和膀胱,但对于肾单位的构成不是很清晰,很难准确的说出尿液的成分、尿液怎样在肾内形成、尿液排出的重要意义。但对这些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借助多媒体技术、动画展示、模型制作、绘制结构图等多种活动设计,通过观察思考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复习 目标 1.通过自主复习,熟记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准确说出肾单位的结构,描述肾单位中血液流动情况,解释皮质比髓质颜色深。 2.通过绘制尿液形成过程图,理解尿液形成过程并说出尿液、原尿和血浆成分的差异,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泌尿系统结构模型,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说出排尿的路径及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评价 任务 对应目标 评价任务 评价量规
1.通过自主复习,熟记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准确说出肾单位的结构,描述肾单位中血液流动情况,解释皮质比髓质颜色深。 能借助不同的形式展示,能够准确说出肾脏和肾单位的结构及各部分的特点,能准确描述肾单位中血液流动情况,解释出皮质比髓质颜色深的原因。 能够准确说出肾脏的位置、形态、结构,并说出其功能;准确说出肾单位的结构,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动情况; (5分) 借助图片说出各结构名称;借助图片能指出肾单位的结构;(3分) 不能说出肾脏的形态、结构,或者描述不全;肾单位的结构不完整。(1分) 完全不能说出肾脏的形态、结构,不能说出肾单位的结构。(0分)
2.通过绘制尿液形成过程图,理解尿液形成过程并说出尿液、原尿和血浆成分的差异,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准确描述尿液形成过程,能准确区分血浆、原尿和尿液并说出依据,迁移应用,能针对症状分析病变部位。 流畅的说出尿液形成过程,准确区分血浆、原尿、尿液; (5分) 结合图片描述尿液形成过程,说出血浆、原尿、尿液的不同。(3分) 过程描述不清晰,不能区分血浆、原尿、尿液。(1分) 完全不能说出尿液的形成过程,不能区分血液、原尿、尿液。(0分)
3.通过观察泌尿系统结构模型,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说出排尿的路径及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说出尿液排出的途径,解释排尿的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能够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说出尿液的排出过程及意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分) 能够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尿液的排出过程,大体说出排尿的意义;(3分) 大体说出尿液的排出过程,对排尿的意义不清楚。(1分) 无法说出排尿的过程及意义。(0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
导入 模块一 肾的结构 由前三章我们学习的知识知道,人体要进行生命活动,需要借助消化系统获取营养物质,借助呼吸系统获取氧气,然后通过循环系统运送给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再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同时产生一些废物。 请选出下列哪些属于代谢废物: 二氧化碳,水,尿素,无机盐,粪便。区分排泄和排遗。这些废物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排出? 水、尿素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排尿的方式排出体外,本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有这样一位病人,他体内的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产生的少量尿液中出现了大量的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经诊断此人患尿毒症需要移植肾脏,你作为一名医生,手术时应该从哪个位置找到肾脏?如何从外形区分肾脏和其他器官? 两分钟时间自主复习课本,对照学案中的结构图,说出肾脏的位置、形态、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交流思考:1.为什么皮质比髓质颜色深? 2.肾单位中血液是如何流动的?(在学案中画出血管分布及血液流动方向) 达标检测一: 1.识别右图肾单位各部分结构 (1)构成肾单位的是 (用序号表示) (2)血液在肾单位的流动过程(用序号表示): ①→ →⑦。 (3)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了2次毛细血管,分别是 、 ,血液性质的变化分别是 、 。 该病人因肾脏病变导致血液不能被净化,不能正常产生尿液。尿液是血液在净化过程中产生的,那么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呢? 1.用箭头表示出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 2.在图中写出哪些物质被滤过,哪些物质被重吸收; 3.在图中指出形成原尿以及尿液的部位; 4.小组之间相互描述尿液形成过程。 5.在学案的表格中圈出血浆、原尿及尿液各成分含量的不同并解释原因; 血浆的主要成分(克/100毫升) 水蛋白质葡萄糖90~937~80.1尿素尿酸无机盐0.030.0040.9
原尿的主要成分(克/100毫升) 水蛋白质葡萄糖97微量0.1尿素尿酸无机盐0.030.0040.9
尿液的主要成分(克/100毫升) 水蛋白质葡萄糖9500尿素尿酸无机盐1.80.051.1
(通过绘制尿液形成过程图,让学生解释出在各个部位发生的变化。使学生真正理解尿液形成过程,并且能够区分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达标检测二 1、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什么原因? 2、想一想,该病人出现的下列病症的病变部位是哪里? 病症病变部位尿中有红细胞、白细胞,颜色鲜红尿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尿中有葡萄糖
给这个病人移植健康的肾脏对他有什么好处呢?尿液正常产生后是如何排出的?观察泌尿系统的结构模型,让学生指出泌尿系统各部分名称与功能。 有同学为了少去厕所,平时很少喝水,这样的做法对吗?说明理由。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达标检测三 1.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的顺序是( ) A.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 B.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D.膀胱→尿道→输尿管→肾脏 2.下列关于排尿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排出体内的废物 B排出体内的食物残渣 C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 D维持组织细胞和正常生理功能 构建知识结构图,回扣复习目标,自我检测本节掌握情况并为自己打分。 (完成后同桌互评打分) 1.(2分)如图表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某些物质的变化,甲乙分别是( ) A. 无机盐、尿素; B. 尿素,葡萄糖; C. 蛋白质、葡萄糖; D. 血细胞、无机盐 2.(2分)在肾脏的结构中,既属于循环系统,又属于泌尿系统的结构是(   ) A.肾小囊 B.肾小球 C.肾小管 D.肾小体 3.(每空2分)如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的液体A、B、C分别取自于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流动的是_______血,与[2]中流动的血液成分比较,含量增多的是______。 (2)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B应是_______,取自于图中的[ ]___部位,是经过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液体A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葡萄糖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吸收作用进入液体A中,运送到组织细胞后主要在细胞的________结构中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人体排尿是间断的。这是由于____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要点1:能借助不同的形式展示,能够准确说出肾脏和肾单位的结构及各部分的特点,能准确描述肾单位中血液流动情况,解释出皮质比髓质颜色深的原因。 要点 2:准确描述尿液形成过程,能准确区分血浆、原尿和尿液并说出依据,迁移应用,能针对症状分析病变部位。 要点 3: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说出尿液排出的途径,解释排尿的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评价任务 评价量规
1.借助不同的形式展示,能够准确说出肾脏和肾单位的结构及各部分的特点,准确描述肾单位中血液流动情况,解释出皮质比髓质颜色深的原因。 能够准确说出肾脏的位置、形态、结构,并说出其功能;准确说出肾单位的结构,血液在肾单位中的流动情况; (5分) 借助图片说出各结构名称;借助图片能指出肾单位的结构;(3分) 不能说出肾脏的形态、结构,或者描述不全;肾单位的结构不完整。(1分) 完全不能说出肾脏的形态、结构,不能说出肾单位的结构。(0分)
2.准确描述尿液形成过程,能准确区分血浆、原尿和尿液并说出依据,迁移应用,能针对症状分析病变部位。 流畅的说出尿液形成过程,准确区分血浆、原尿、尿液; (5分) 结合图片描述尿液形成过程,说出血浆、原尿、尿液的不同。(3分) 过程描述不清晰,不能区分血浆、原尿、尿液。(1分) 完全不能说出尿液的形成过程,不能区分血液、原尿、尿液。(0分)
3.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说出尿液排出的途径,解释排尿的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能够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说出尿液的排出过程及意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分) 能够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尿液的排出过程,大体说出排尿的意义;(3分) 大体说出尿液的排出过程,对排尿的意义不清楚。(1分) 无法说出排尿的过程及意义。(0分)
评价等级
评价等级 (自评) A(全部掌握且熟练应用) B(基本掌握) C(部分掌握,欠缺理解) D(掌握较少,还需努力)
学习过程中表现性评价 15 11—14 6—10 0—5
评价标准 (学生互评) 20 12-19 6-11 0—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