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一 节 呼吸二、呼吸的过程教学目标:1.能说出肺通气的概念和原理;2.概括人体呼吸全过程和意义。教学重难点: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长时间在封闭的教室里学习,常常会感到头晕,这是教室里氧气的含量减少而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缘故。为什么气体成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氧气去向何处?二氧化碳从何而来?创设着问题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任务一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的四个环节: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通气);2.肺内的气体交换;3.气体在血液里运输;4.组织里气体交换。【探究活动】让同学们一只手按在胸骨处,另一手按在肋骨处,先尽力扩大胸廓,接着缩小胸廓,反复做几次,体会胸廓的扩大和缩小与吸气和呼气的关系。【小组讨论】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胸廓的扩大 吸气; 胸廓的缩小 呼气。总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大→肺容积增大→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容积缩小→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过程课堂随练:1.填空:膈肌 胸廓 肺 呼 / 吸气吸气呼气课堂活动:根据右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 (吸气还是呼气)。(2)图中A表示 ,图中B表示的是 ,图中C表示的是 ,图中D表示的是 ,图中E表示的是 。(3)用手下拉E,小气球变大,表示 过程,说明 。(4)用手上推E,小气球变小,表示 。(5)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的径的变化 。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任务二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创设生活经验】在房间中喷了一下香水,过一段时间,整个房间都闻到香水。得出:气体的扩散特性: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由视频、图片让学生探究总结:肺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思考:(1)肺内气体交换以后,血液成分有什么变化 增多, 减少, 血变成了 血。进入肺中的氧气 进行了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 实现的?任务三 :气体在血液里运输展示课本39页图2-12 血液循环模式图,让学生了解气体在血液里运输实际是:通过泡后,血液富含氧,是动脉血,通过血液流动把氧输送各组织,再把组织产生的二氧化碳输送到肺泡这样过程。任务四 :组织里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完后,血液中的氧气在哪被利用呢 -----细胞内的线粒体学生探讨,老师总结:由于在组织细胞里,有机物质不断被氧化分解,消耗氧并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氧的浓度低而二氧化碳浓度高。当含氧较多的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里的氧便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里,实现了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引出呼吸的实质:有机物 + 氧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叫肺活量。阅读课本53至54页,各小组互相探讨以下问题:什么叫做肺活量?肺活量怎么测量?菜窖、深井往往容易出现缺氧窒息事故。我们应该怎么做?煤气中毒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进行救助?如遇溺水导致缺氧窒息,应该怎样进行人工呼吸?本节小结:观察图中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行路线,并在图下面的括号内注明呼吸过程各个环节的名称。布置作业:同步练习P31、32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