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设计概述“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 章以“基因”为线索贯穿全章,本节内容解决的是生物个体性状与基因的关系,为后续遗传规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涉及基因、性状、相对性状等遗传学基础概念,本节应围绕这些概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基于事实建构概念,而不是记忆概念。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一已初步学习了基因、DNA、染色体的知识,对生活中存在的遗传、变异现象也有所关注,对遗传规律充满好奇。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在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过渡阶段,分析、抽象能力还比较弱,需要创设情境,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感性认知上理性建构概念。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生物亲子代间性状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通过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提升读图、分析和得出结论的能力。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辩证看待科学技术。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教学难点举例说出生物的相对性状。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针对学习内容和学情,采取的主要教学策略有——直观教学策略:为学生搭建感知平台,提供丰富的图片、组织学生互相观察五官,帮助学生获得直观认识进而建构“遗传”、“性状”、“相对性状”等概念。体验式教学策略:在“性状是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这一概念的建构过程中,“形态结构”由于能直接观察,学生容易理解,但“生理和行为特征”学生并不容易理解。通过“听音辨人”、“双手交叉”等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感性认知,理解概念。支架式策略:“转基因鼠的启示”资料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阅读任务卡”,为学生搭建支架,驱动学生阅读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获得概念。人们对遗传与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比较亲子代的各种特征开始的,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本节的教学也按着这样的思路设计,先引导学生认知什么是生物的性状,然后探讨性状的控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引入 展示成龙一家三口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房祖名与父母外貌的相似与差异。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观察,回答。 激发学习热情生物 的性状 过渡:亲子代间的遗传和变异是在性状上表现出来的。 (一)性状 出示性状的概念。 组织学生合作观察,描述苹果的性状特点。 展示常见动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表现出来的性状。 组织同桌互相观察头部,说出五官、头发等方面的性状。 组织学生回顾血型与输血、完成双手交叉动作,认同性状包括生理和行为特征。 引导学生归纳性状的定义。 相对性状 过渡: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会不会有差异呢? 组织组内调查眼睑特点,介绍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 展示几组性状让学生判断是否是相对性状:①鲤鱼的体型较大,鲫鱼的体型较小;②金鱼有体色黄色的和体色红色的;③狗的金毛和卷毛;④正常人和血友病患者;⑤人有酒窝和无酒窝。 引导学生归纳相对性状的定义。 练一练,检验概念掌握情况。 观察苹果,从大小、颜色、甜度、气味等方面描述苹果的性状。 观察、体验,回答。 观察,分析。 小组讨论,回答。 分析,归纳相对性状的定义。 利用所学,解答问题。 搭建直观感知平台,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活动建立感性认识,建构概念 让学生自主归纳相对性状的定义,促进概念辨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过渡: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提供“阅读任务卡”,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阅读任务卡上的问题。 组织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展示水毛茛水上叶和水下叶差异、萝卜地上和地下部分颜色差异图片,引导学生分析造成两种现象的原因。 引导学生认同生物许多性状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鼓励学生举出其他例子。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①填表: 转基因鼠对照 小鼠是否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受精卵是否成功转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表现性状②回答: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是什么基因?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分析,尝试解释。 举例环境影响生物性状的例子。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任务驱动下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提高合作意识,提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突破难点 挖掘学生经验,转化概念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播放视频,展示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议,启发学生思考、谈谈对转基因技术的看法。 各抒己见。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科学技术形成辩证认识小结 以板书为线索,引导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总结本节所学成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本节课搭建平台,丰富学生的各种感觉,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进行理性分析、归纳,进而建构概念,符合概念教学的规律。部分同学不能很好的辨析相对性状,比如狗的金毛和卷毛,金毛是皮毛颜色这一性状,而卷毛是皮毛形状这一形状。这说明学生对性状这一概念的外延不够明晰,应提供更多的案例帮助学生辨析,加强概念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