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主题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 科目 生物教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授课时间 40min授课类型 讲授教学工具 多媒体、模型,教材教学目标 a. 学生在学习细胞核结构与功能时,认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b. 学生通过对细胞核结构的认识,制作细胞核与真核细胞结构模型,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来认识细胞结构与功能。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 制作真核细胞细胞核的三维结构 难点: 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重难点 解决方案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控制中心,在学习过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后,正确认识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更有利于对于细胞整体功能的理解。制作细胞核模型,可以帮助学生在抽象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模型对细胞核的结构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学目标细化 ①通过观察细胞核的电镜照片、细胞核结构模型,比较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认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②通过对生物学事实的分析与归纳,能够利用所学知识,采用推理归纳的方法得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提升推理分析能力。 ③通过小组探究“北极狼保护方法”,形成团队合作、探究分析的意识,提升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关注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采用生活废弃物制作真核细胞结构模型。课后作业 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真核细胞模型网络学习 拓展资源 3D细胞模型 搜索科学探究实例参考资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虽然看似与初中知识联系密切,但是细胞核结构的认知更加微观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应该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和建模能力。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习旧课,导入新课(5min) 由克隆多利羊的视频导入,创设情境,介绍多利羊克隆的具体过程,从去核、取核到重组细胞,代孕诞生,让学生初步了解克隆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相关知识的兴趣。 随后教师提问“为什么多利羊能进行克隆,细胞的功能是什么”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思考分析,尝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导入课程,结合书本“克隆牛”的实例,启发学生在细胞的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细胞核的功能。讲授新课、课堂实践操作 (30min) 基于教材中的4则资料实例,教师通过图片、模型展示、多媒体3D动画演示等方法,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尝试推理细胞核的功能,总结归纳出“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的结论。 资料1.美西螈皮肤黑白实验 细胞核控制其皮肤颜色 资料2.头发横缢蝾螈受精卵实验 细胞核控制细胞分裂活动 资料3.变形虫除核实验 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活动 资料4.伞藻嫁接实验 细胞核决定帽形态 教师利用教室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细胞核3D结构模型,学生自主探讨细胞核结构各部分功能,并思考几个问题: a.什么结构把核内物质与胞质分开? b.核质物质交换如何进行? c.细胞核结构与功能有何联系? d.任何物质都能穿过核孔吗? 在伞藻嫁接实验中,学生根据资料4提供的信息,尝试采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归纳出决定帽形态的是细胞核。 前三则资料相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根据书本简单概括,讨论归纳出细胞核控制皮肤颜色、细胞分裂活动和细胞代谢活动。 让学生初步接触演绎推理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思维。 学生在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与探讨的过程中,充分锻炼自我总结归纳、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归纳出“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教师随后通过问题d,补充核孔复合体运输物质具有“双向、及时、高效以及选择性”的特点,同时进一步通过多媒体3D模型,向学生展示拓展染色质的结构特点——“DNA与蛋白质的结合”。课堂小结(5min) 教师再次总结本节要点,“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指导学生自己画出细胞核结构与各部分的功能特点。 学生自己画的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也可以作为本节课程的一次小作业,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做出一定的教学评价。 强化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让学生充分认识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认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课后和实验作业 (5min) 最后教师再次总结提升,引用“中国成功克隆北极狼的实例”,让学生课后思考保护濒危物种的措施,并鼓励学生尝试采用身边的废弃物品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为后续学习作准备。 学生尝试采用身边的废弃物品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讨论保护濒危物种的方法。 培养学生模型构建的能力,与保护濒危物种的意识。知识点分布设计章节顺序 知识点 学习目标层次 计划学时/个编号 内容 认知 方法 情感记忆 理解 表达 讨论 分享 探究 喜欢 兴趣 领悟本节内容 1 细胞核的结构 √ √ √ 12 细胞核的功能 √ √ √ 13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