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资源简介

第四章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描述血液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看血液分层现象和血常规化验单,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献血和骨髓捐献对于换救生命的意义,认同义务献血和骨髓捐献,养成珍爱生命的情感。关注生命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知道血浆和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通过血液分层现象,理解血液的组成,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学方法:提问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等。
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参考书,人血的永久涂片,电镜下的各种血细胞图片,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难重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血液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学生熟悉血液,是因为每个学生几乎都有流血、抽血和验血的经验,对血液的颜色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陌生,是因为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血液里面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以及每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所以可以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分析课本资料和观看血液分层演示实验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以及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学策略:本节内容是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一节,血液本身就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因此它成为了本章书的基础。血液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学生对血液的颜色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还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和广播中获取到有关血液的信息,但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血液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以及每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因此,抓住学生对血液的新鲜感,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行生命教育。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说明
3
分钟 导入 人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和氧气,营养物质和氧气被人体吸收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远离细胞?血液又如何在心脏和血管里川流不息地流动,完成着物质运输的任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章的内容,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7
分钟 血液的组成 提问:
1、血液是呈什么状态?(液态)
2、为什么我们平时吃的猪血、鸡血不是液态的?(凝固)
展示“血液分层图”,请同学们思考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几层?各层分别是什么?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展示血浆成分示意图,提问:血浆的主要成分示什么?(90﹪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等等)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另外还含有许多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血浆的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15
分钟 观察人血涂片 你有过作血常规化验的经历吗?检验科的医生从我们身体上抽取一滴血,放在载玻片上制成血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医生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在电镜下进行人血永久涂片的观察,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1、血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2、如何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
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4、为什么红细胞中间呈白色?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6
分钟 红细胞 红细胞与白细胞功能不同,数量不同。红细胞为什么呈现红色?因为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征是:在氧含量高的环境,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环境,又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红细胞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血液呈鲜红色,叫动脉血。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血液呈暗红色,叫静脉血。
血液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要有一定的数量,含量过少时会出现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是“贫血”。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学生思考并认同教师观点。
5分钟 白细胞 白细胞有多种(示课本彩图四)。它的功能是吞噬病菌,
播放视频:白细胞的防御作用
联系同学们有时身体某部位受到病菌侵害时出现红、肿、热、疼的“发炎”症状,总结出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观看视频,理解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视频:白细胞的防御作用
5
分钟 血小板 血小板的作用就是凝血。介绍“血友病”,由于患者血浆中缺乏某种凝血因子,患者的血管破裂后,血液较正常人不易凝结,因而会流去更多的血。体表的伤口所引起的出血通常并不严重,而内出血则严重得多。内出血一般发生在关节、组织和肌肉内部。当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发生时,常常危及生命。
那么是否血小板越多越好吗?太少可以吗? 学生思考并认同教师观点。 学生思考作答。
4
分钟 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 美国《科学》杂志将干细胞的研究推举为21世纪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并且排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那么干细胞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胞?它为什么会引起人类的如此关注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板书设计: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布置作业: (1)想一想,红细胞为什么红色的?
(2)做好课后练习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依据新课标对生物教育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设置探究性学习环节,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使学生对本节的记忆更加深刻。
本节课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通过课前自己对微课的学习,提出一些问题,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关于血液永久图片的观察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研方法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感受到血液为人类带来的一切,而且懂得要关爱身边的人,热爱生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