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择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三节 ,是在学生学习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探索。大胆走出原教材框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为“创建永安市文明城市”,以同桌合作拟定一份日常生活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为重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很好的载体。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落实行动的必要性为认同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打下基础。近年来,学校开展的课堂新课改和学生社团活动等都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锻炼的机会较多,所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小组分工协作能力较强,学生较敢于表达与自我展示。教学目标1、根据调查活动及所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等,小组合作拟定一份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2、关注当地生态环境问题,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3、认同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并付诸行动。。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2、教学难点: 认同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并付诸行动。。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每年都有一些特殊的日子被记忆如父母亲的生日,如植树节等那6月5日是世界——? (2)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什么呢? (3)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习总书记是怎样高瞻远瞩,提出希望的呢?(播放视频) 【引入】中国梦也是绿色梦。为了实现中国梦、绿色梦,近几年来,永安市开展了创建国家级旅游城市城、省级文明城市、国家级园林县城。这些活动活动的开展,将给永安市人民打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我们可以为之做些什么吗? 那这节课我们的重点任务就是:拟定一份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生答:世界环境日 思考回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观看视频 思考并阐述自己的想法 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思考,明确学习任务。二、师生互动 新知探索 (一)我是小小调查家 【活动】课前调查,课堂汇报 课前在班级中展开分组调查活动,调查全班各个家庭其成员个人日常生活中不自觉破坏环境的行为,并做出评价提出你们的环保主张。 【展示】组织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汇报 【小结】教师小结 小组代表上台汇报调查结果,并提出环保主张 倾听 提高学生的调查归纳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垃圾分类 【活动】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活动中,做好垃圾分类处理成为重要倡议。 65岁的李奶奶面对家里边的这一堆垃圾却犯愁了,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好吗?王奶奶家的这一堆垃圾分别是:果皮、废报纸、矿泉水瓶、烟蒂、废旧文具等。请你将以上垃圾分类投放到日常生活垃圾箱中:A可回收垃圾B厨余垃圾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活动开展步骤:阅读垃圾分类知识,小组合作完成垃圾的投放;抽取一组上台展示并解答疑问) 【展示】组织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汇报 【小结】教师小结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垃圾的投放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垃圾的正确投放 倾听并记录 模拟创设情境,提高课堂参与 让学生在做中学(四)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活动】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请你根据课前调查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或查阅资料了解的知识,选择你所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拟定好生态环境保护计划。 注意事项: 1.计划要抓住关键问题,不能主次不分。 2.计划要切实可行,不要胡编乱造。 3.要涉及到政府有关部门和公民应尽的责任。 (活动开展步骤:个人初步拟定计划;同桌讨论交流,完善计划;抽取代表展示计划;教师小结评价。) 【展示】组织代表展示汇报 【小结】教师小结 思考拟定好生态环境保护计划。 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用于比较分析整合的科学思维方式,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三、总结反馈 强化新知 【总结】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我们记住习总书记的嘱托,让山长青、天常蓝、水常绿。留住蓝色地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生活细节做起,有所为又有所不为,改变一下生活习惯,就可以为环保出力。“永安市文明城市”需要我们的行动,让地球母亲生机勃勃,让每一粒种子都能茁壮成长,我们一起来行动! 倾听 知识梳理,构建知识体系。 渗透情感教育四、布置作业 课后延伸 1、完成达标检测 2、延伸拓展 请在课后小组合作来完成项目式学习活动:选择一永安市本地存在的问题 (如毁林开荒、大气污染、地下水资源枯竭等),实地调查或查阅资料,写出调查报告,并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登记作业 探索无止境 有效的反馈教与学的情况,有利于教师教学反思。六、板书设计: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一、指导思想:金山银山就是绿色青山二、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三、垃圾的分类处理四、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七、教学反思:这节课大胆走出原教材框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课外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并完成项目式学习任务,最后在课堂上完成项目式学习活动成果的汇报。以拟定一份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为重要学习目标,整堂课紧紧围绕计划的拟定而展开。①首先从视频“习总书记瞩望绿水青山”导入新课,再结合当地开展“省级文明城市”活动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老师板书并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拟定保护生态环境计划的指导思想。②通过布置学生课前小组调查身边、生活中的某一生态环境问题,然后在课堂上汇报交流。让学生有意识关注某一生态环境问题,从而确定计划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的来拟定计划。③通过活动“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以及观看视频“日本小镇垃圾零废弃”案例,进一步提出环保行动的具体举措,启发学生提出贴近生活实际、可操作性强、有效的环保措施。通过以上活动与设计,让学生明确一份计划的大体框架,从而有的放矢,在课堂上顺利、高效拟定出一份环保计划。当好课堂观察者,善于发现闪光点。很庆幸及时发现了课堂中学生的环保行为这一亮点,并以身说法,强调环保重在行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