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教学设计(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教学设计(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是学生探究本章内容的基础,特别是呼吸系统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是贯穿本章的主体,同时对学生探究呼吸系统卫生保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呼吸道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教材安排的资料分析和讨论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探究,学生可以自主活动意识到生活中的卫生保健,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好素材,安排合理,能达到《课标》的标准要求。
2、学生分析: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一是知道人的生命与呼吸息息相关,且在作剧烈运动时,呼吸会更加急促;二是大体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但是学生对呼吸与生命活动的本质联系认识不清,各呼吸器官的实际结构与功能了解不深。另外,通过上学期新课程标准与本课题研究的实验,学生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已有一定的基础,班级已具备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识记:呼吸系统的组成
理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了解:呼吸与吞咽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应自觉地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
2)、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结构及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刚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啼哭,如果不哭出来,医生可要着急了,就会拍打婴儿的屁股,让他哭出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回答。
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就表示开始吸气并排出体内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就是呼吸。因此,我们从生下来的第一天起,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的进行呼吸。这就需要呼吸系统的参与。那么呼吸系统都是由哪些器官构成的?我们又是如何呼吸的呢?空气质量不好,对人体又有哪些影响呢?首先,我们来认识呼吸系统的组成。
【自学】:
1、 请同学们观察教材图4—26,完成以下内容,并由小组汇报员说一说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呼吸系统是由( )、( )、( )、( )、( )和( )组成;
2、除肺以外,其他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组成了一个通道,那么,这是怎样的一个通道呢
那么呼吸道仅仅是一个通道吗?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
【自做】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1的资料分析,并结合讨论题展开思考(带着老师的问题去思考),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内容,组员汇报,其他小组注意【纠错】。
1、 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持气流通畅?
2、 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3、 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生活在那里的人和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的鼻子相比,形状有什么特点?
4、 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危害吗?能举例说明吗?
由此,我们知道,我们要学会关注空气环境,保护好空气环境,才能使我们健康地生活。
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提倡不要随地吐痰,这是为什么?那么,痰是如何产生的?痰中的病菌是怎样传染给其他人的呢?
6、 通过以上的资料分析与讨论,我们可以概况出呼吸道具有什么作用吗?
1)、
2)、
刚才我们对鼻的作用与内部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那么,咽、喉有什么作用呢?
展示一组漫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P43,尝试去解释为什么吃饭大声说笑会呛着。能给大家就饮食习惯上一个好的建议吗?
喉有什么作用呢?是不是有了嘴巴就能说话了呢?请同学们看教材P44声带图及小资料,说出声音是怎么产生的?青春期如何保护好嗓子?
教师小结:大声喊叫,不仅是一种噪音污染,而且会引起一些喉部疾病,影响发声,甚至影响呼吸。
【自悟】
1、 通过学习,你对本节课的哪个知识点印象最深刻?
2、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的质量不好,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保护好空气环境呢?谈谈你的看法。
【自检】练习设计:
1、 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
A、气管、肺 B、呼吸道、肺 C、鼻腔、气管、肺 D、鼻腔、喉、气管、肺
2、下列既属于呼吸器官,有属于消化器官的是( )
A、口腔 B、鼻 C、咽 D、气管
3、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 )
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
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
D、有利于保护声带
4、在呼吸道中能允许食物通过的结构是( )
A、鼻 B、咽 C、气管 D、喉
5、痰是在( )产生的
A、喉 B、咽 C、鼻 D、气管和支气管
6、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食道 B、肺 C、胃 D、大肠
7、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这是因为( )
A、鼻黏膜分泌黏液能杀死细菌
B、鼻黏膜有纤毛,能阻挡细菌
C、鼻黏膜嗅细胞,能感受气味刺激
D、鼻腔使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8、人体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是()
①鼻毛 ②声带 ③气管内表面的黏膜 ④鼻黏膜 ⑤会厌软骨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 肺
二、呼吸道的作用
1、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3、发声(喉、声带)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动探究者、学习者,新知识的获得者。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合作的过程,师生是合作探究学习的结合体。
培养学生,不是以学知识为本,而是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兴趣,心理和动机,对学生学习的激励,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动发展,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知识的转化。通过阅读教材和提出问题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学,通过提出问题而获得的知识最牢固的,印象最深刻的。通过合作分析问题和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描述,而不单单是教师直接讲出来,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脑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讨论式教学,研究性学习,并能注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的形式多,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索。
通过归纳总结,巩固训练,学以致用的教学环节,让知识点由学生找出,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分析提炼,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前提,以转变学生学习行为为重点,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得到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