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人的由来》 课 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案号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练习提高自己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2.学会接纳他人、理解他人,增进与他人沟通和协调的能力。3.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明白异性交往应注意的一些准则。教学重点 培养积极思考、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培养积极思考、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 1 教具 多媒体 预设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预设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生成一、 知识点归纳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人类的进化过程: 树上生活森林古猿 下地生活 直立行走 2、人的生殖1)概念:产生 ,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 和分泌 附睾: 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阴囊:保护睾丸阴茎:排精、排尿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卵巢:产生 和 输卵管:输送 ,受精的场所子宫: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2)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受精: 与 结合形成 的过程。 受精场所: 3)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分娩发育:受精卵 胚胎 胎儿 婴儿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 从母体获得。3、青春期青春期发育: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肺功能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4、青春期的卫生:1)遗精: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 现象。形成原因: 和 的周期性变化有关脱落的 碎片连同 一起从 流出,形成月经。5、计划生育 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 学生按照老师归纳的知识点完成学习任务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预设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生成二、单元复习练习 一、选择题胎儿生活在子宫内的( )中A子宫内膜 B胎盘 C绒毛 D羊水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大猩猩 B东非人 C森林古猿 D北京猿人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气候发生剧烈变化,大量森林消失,对古人类的出现有什么样的影响( )A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自身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B森林古猿开始会用火,并产生语言C古灵长类动物都灭绝消失了 D言已经发育成熟,并产生意识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受精卵的分裂开始于(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下列关于胚胎发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 B胚胎发育到第二个月初外貌才有点像人C胎儿在母体子宫风发育时间般为280天左右 D胚胎从母体分娩出来后叫胎儿注意青春期心理卫生,不应该( )A正确认识性知识 B回避性知识C获得适合自己发育水平的性知识 D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工作上俗话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你认为,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A婴儿期 B青年期 C青春期 D中年期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 )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胚胎发育是从( )开始的A卵子的产生 B受精卵的分裂 C精卵结合 D受精作用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 20世纪初 B 1900年 C 18世纪后 D 17世纪后二、填空18.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 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它们曾分布在 等地区。20.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21.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是“ ”;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 头盖骨的化石,他们大约生活在距今 年前。22.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 ,几乎用肉眼就可以看出;而精子只有借助 才能看到,其形似 ,长尾能 。23.遗精是指男子进入 期以后,有时在睡梦中 自尿道中排出的现象;月经是女子进入青春期后,每月一次的 现象。24. 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此外, 以及心脏和肺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 的黄金时期。三、判断25.下图为女性生殖系统,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图中①是 ,功能是 。图中②是 ,功能是 。图中③是 ,功能是 。 学生完成相应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东非人早期人类现代人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