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3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课题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2)关注食品安全。过程与方法目标 (1)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教学重点 (1)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2)学生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教学难点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由意识转化为行为。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1课件展示:生活中同学们比较喜欢吃的零食图片年轻人喜欢吃零食,例如泡面、薯条、汉堡等,大家认为零食有营养吗 不注意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会带来严重后果,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合理营养呢 导入2楚天都市报2017年8月2日讯,全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联盟在华中科大成立,成立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员公布了《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报告,报告披露:我国学生的身高体重比即体重指数持续上涨。我国学生肥胖率上升是如何造成的呢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1.合理营养(1)合理营养的概念和含义①课件展示:肥胖和瘦弱的学生图片,质疑: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学生观察图片,反馈:肥胖是因为营养过剩,瘦弱是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②播放关于合理营养的视频由此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2,说出合理营养的概念及含义。 备注续表(2)不注意合理营养的危害①(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对合理营养有了明确的认识,请同学们分析教材P32图423,讨论图片所示做法是否正确,并说出科学道理。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自身日常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师生共同明确:课件展示:早餐必须要吃好,主食为主,副食次之,不能偏食。长期偏食、挑食,会造成体内某种营养素的缺乏,不能保持身体健康。吃盐太多,容易使血压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致胃癌、易患感冒、加快骨钙丢失。饮料含糖较多,甜饮料喝得多了,会影响正餐营养的吸收。暴饮暴食会损害肠胃。②除了这些不良习惯外,在你身上还存在哪些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学生纷纷根据自身情况找出一系列的不良习惯,深刻认识到不良习惯带来的严重危害。(3)怎样做才是合理营养呢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鼓励点拨:不挑食、偏食、暴饮暴食;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少吃高脂肪食物;饭前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4)“平衡膳食宝塔”(过渡)我们了解了不注意合理营养的危害。为了让我们很好地做到合理营养,我国的营养学家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学生阅读教材P33,思考:①营养学家将食物分成哪几类 所示食物的比例有什么特点 ②一日三餐的合理能量比例是多少 ③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些什么 ④我们的饮食应遵循什么原则 学生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明确:①营养学家把食物分为谷类、果蔬类、肉类、豆类奶类、油脂类;谷类最多,油脂类最少。②30%、40%、30%。③青少年每天应比成人多摄取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即“金字塔”中肉类、奶类的食物。④膳食宝塔要求我们的饮食应遵循下列原则: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及豆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参考《居民膳食指南》)(5)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提示:①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原则,并且比例合适,不要求计算其中能量的多少以及各类食物的量。②设计时应考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等。③设计时可以参考P38~39常见的食物成分表。设计出的食谱应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修改和完善,教师进行答疑指导、点评,同时发出倡议要求学生利用节假日亲自烹调,为长辈献上一份爱心,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备注续表2.食品安全(过渡)根据我们自己设计的食谱,要先去市场买菜,这就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关注食品安全。(1)怎样购买安全食品根据课前布置,以小组为单位发布搜集的有关食品安全的信息。教师听取学生的资料收集,引导学生对当前某些相关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论,使学生整体感知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阅读教材P35,以小组为单位,分析P36讨论①②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生活经验教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师生明确,课件展示答案。(2)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你还有哪些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从预防食物中毒、防止食品污染角度深层次认识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件展示预防食物中毒和防止食品污染的内容。3.了解绿色食品学生阅读教材P36小资料,了解绿色食品的含义和绿色食品的标志。4.拓展提升(1)有人说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农药含量少。请你对这种说法做出科学评价。这种说法不科学。蔬菜、水果上有“虫眼”,不能证明没有喷洒过农药。有了“虫眼”的蔬菜,可能是蔬菜长虫后又打了农药,也可能是虫子没有被农药杀死。(2)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吗 为什么 不能。因为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中的有毒物质会大量积累在家禽家畜的体内,这不仅影响了家禽家畜的生长发育,而且人吃了这样的家禽家畜,也会因有毒物质进入人体而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 备注续表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 1.合理膳食是指( D )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青少年应该多吃B.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应多吃C.应以肉类、蔬菜、水果为主D.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2.在人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 A )A.30%、40%、30% B.30%、30%、40%C.40%、30%、30% D.30%、35%、35%3.母亲节到了,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小泽为妈妈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红烧鱼、红焖肉。从膳食平衡的角度分析,还需添加( A )A.素炒芹菜 B.牛奶 C.小米粥 D.排骨汤4.如果妈妈在整理冰箱时发现一盒牛奶,拿来让你喝,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讲,你首先应关注包装说明上的( D )A.产地 B.营养成分 C.贮藏条件 D.保质期5.为保证食品安全,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B )A.经常保持厨房和炊具干净B.过期食品只要不霉变仍可食用C.切生、熟食品的砧板应分开D.购买检疫合格的肉6.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D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课堂反思:本节课知识注重了结论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蕴含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评语中既获得自身素质发展状况的反馈信息,同时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自己被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