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题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2)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3)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身体验,观察演示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教学重点 (1)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1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需要呼吸,那么外界的空气是如何进入肺泡的,肺部的氧气又是怎样到达全身各处的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导入2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就会知道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肺的位置和特点课件展示:肺和胸廓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其位置和结构。(2)呼吸运动①(过渡)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肋骨和胸廓如何变化 播放视频: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学生通过体验、观察,总结:深吸气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深呼气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②胸廓的变化和什么结构有关呢 播放动画:肋间肌收缩学生观察动画,认识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呼吸时,胸廓仅仅在横向方面扩大和缩小吗 学生观察教材P46膈肌运动的图片,了解膈肌收缩舒张引起胸廓上下径的变化。课件展示:膈肌的运动 备注
续表
学生观察后,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呼气时正好相反。胸廓容积的变化是肋间肌、膈肌收缩、舒张的结果。③胸廓的变化与呼吸运动有关,那么是由于吸气后使胸廓扩大,还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我们通过以下模拟实验来探究。教师请一位学生给大家说明模型中代表的胸廓、气管、肺和膈肌的结构。教师演示:教师一手握住瓶颈,一手向下拉橡皮膜,同时说明这示意膈肌收缩。此时,请同学们观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和“肺”的变化。然后,一手放开橡皮膜,同时说明这示意膈肌舒张。提醒学生观察“胸廓”上下径的变化和“肺”的变化。课件展示模拟过程学生明确,当“膈肌”收缩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也扩大;当“膈肌”舒张时,“胸廓”上下径缩小,“肺”也回缩。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 教师演示气筒给气球打气的实验:模拟肺容积的变化引起肺内气压的改变。(气球相当于肺)肺的容积扩大→外界气体入肺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体排出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泡(胸腔扩大缩小导致吸气或呼气)。(3)总结呼吸运动的过程学以致用①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为什么吃饭不能过饱 吃饱了饭,胃顶着膈肌,胸廓扩张受影响,导致呼吸困难。②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的身材,但是长期下去,导致了体质下降,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使膈肌的收缩困难,使胸廓扩张受影响,导致呼吸受到影响,体质下降。2.肺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渡)气体在呼吸运动作用下进入了肺,这只是完成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体之间交换,它不是呼吸的结束,只是呼吸的第一步,那么进入肺的气体与血液之间是怎样进行交换的呢 (1)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喷洒香水的实验,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师只在一个角落喷了一点香水,为何每个同学都闻到了呢 学生猜想:可能是飘散的。教师点拨:气体扩散原理: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至平衡。 备注
续表
(2)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P45“想一想,议一议”。学生思考后讨论,互相补充后反馈:从数据表中看出: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氧气的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氧气的含量较少。由此可以推测,这与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有关。(3)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课件展示:肺泡的结构学生仔细观察,总结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4)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①讨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是怎样交换的呢 播放动画: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学生观看动画,尝试总结,教师鼓励,师生共同总结:由于肺泡里充满了刚吸进来的新鲜空气,所以肺泡里氧气含量比血液多,氧气就会从肺泡进入血液;血液里二氧化碳含量比肺泡多,二氧化碳就会从血液进入肺泡。②进入血液中的氧最终到达人体什么部位被利用 课件展示:氧气最终利用部位,学生观察,归纳: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的线粒体里。(5)技能训练测量和计算出自己的肺活量教师提供实验的器材:圆气球、软尺思考:①请同学们根据教材中给出的三点提示,思考如何测算自己的肺活量 ②我们测算自己的肺活量只测一次吗 如果测量多次是取平均值还是最大值 学生讨论、完善,反馈: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吹气球,吹完后,测算体积。测量三次,取最大值。 备注
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续表
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                                 1.人体内与呼吸有关的主要肌肉是( C )A.腿部的肌肉 B.腹部肌肉C.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D.背部肌肉2.下图中能正确模拟吸气时肺和膈肌活动的情况的是( B )3.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相对值)的变化曲线,试分析曲线CE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 C )A.前后径增大,左右径缩小 B.前后径缩小,左右径增大C.前后径和左右径均增大 D.前后径和左右径均缩小4.当人体处于如图A所示状态时,呼吸肌的状态和气体经过的路线分别是( B )A.收缩、肺→气管→口腔→外界 B.收缩、外界气体→气管→肺C.舒张、肺→气管→鼻腔→外界 D.舒张、外界气体→气管→肺5.B和D 内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C )A.呼吸运动 B.肺C.气体扩散 D.呼吸系统
课堂反思:本节课通过设计的“亲身体验胸廓变化”“模拟膈肌运动”“利用气球演示容积与气压的关系”三个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师创造的情境中来,积极参与学习和思考。由于本节内容抽象,较难理解。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留给学生的思考、讨论时间不足,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