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3 青春期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3 青春期 教案

资源简介

青 春 期
1、 设计理念: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这就意味着新的基础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把学生看成是有理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和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教育。这种教育观反映在教师身上,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本体意识、主体意识、个体意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一切以学生为本,心中装着学生,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人生幸福。教师要理解学生,而理解与爱是紧密相连的,心中无爱的人不会理解他人。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处处都有爱的流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同时使学生和家长体会到老师在孩子与家长之间所起的桥梁作用。使孩子们愿意交流、倾诉;家长诚意表达、反馈。充分体现了教师是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合力为了孩子教育的实施者。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程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第一章《人的由来》中的第三节《青春期》的内容,《青春期》一节是在学完《人的生殖和发育》后安排的,这一节的教学内容,真正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了解这些内容,才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而教师也只有真正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我就大胆的对教材进行创新、重组的尝试:决定在原来课时已经结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课时专门解决学生的心理烦恼和困惑问题。目的使学生认识到本节课教学不是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是实实在在的解决自己的困惑。这样做不仅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还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步入青春期阶段,他们不仅充满朝气与活力,内心还有很多迷惑,他们渴望获得青春期的知识,但多数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又羞于和老师、长辈沟通,更多时候是同龄人在一起私下交流,很多问题他们似懂非懂,但又充满好奇。通过问卷得知部分学生有回避的心理,有的同学要求男、女生分开上课;甚至有的学生提出这些内容就别讲了。这一现象对我触动很大。我认为这部分知识必须认真教,并且让学生从心里认为是必学的知识。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青春期是必经阶段,它是人生最美好、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进行“适时、适量、适度”的相关知识学习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课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课堂上交流,获得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知道如何克服一些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讨论、比较、交流的方法,学会自我排忧解难的能力,用正确的方式指导自己健康渡过青春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家人和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地渡过青春期,使自己成为乐观向上的人。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重点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
难点:了解造成心里烦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六、设计过程
(一)设置情境
师:青春历来为人们所向往和沤歌。在青春的岁月里总能留下人最美丽的记忆,所以,今天的你们是让人们羡慕的。因为,你们即将用生命中最绚丽的色彩去描绘人生最辉煌的乐章。站在青春的大门前,你们在想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我们同学自己对青春的诠释吧!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教师在课下安排学生进行习作,教师进行精选后,由学生在课堂中对所作散文进行朗诵。】
师:通过我们同学的这篇优美的散文,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对青春的渴望与期待。同学们做好了度过一个健康而有意义的青春期的准备了吗?
课前,我们已经对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调查,并以自愿的方式形成了各自的小组,那么,下面就是各小组展示自己风采的时间了。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期待大家精彩的青春宣言吧!
【设计意图: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和学生的配乐散文,将师生共同带入青春的浪漫之中,打开了师生感情的闸门,在师生之间形成共鸣。这种以情激情的引课方式,为本课打开了良好的开端。】
(二)探究交流
这个环节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对调查结果的汇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在课下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实现课堂上生生互动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以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的探究成果,使学生在赏识教育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1.青春期生理变化及生理卫生。
(1)青春期男性生理变化为研究对象。
在小组中选取一名课堂主讲人。学生通过在课下的精心组织形成了完备的讲授方案与材料,有针对性地讲解了青春期生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如青春期身高和体重的突增现象,心肺功能的增强以及神经系统的完善与发展。特别着重说明了青春期男性生殖系统发育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并以调查的形式说明了青春期男性遗精现象的科学道理以及如何正确对待遗精。在此环节中,学生利用自制的青春期男性身高体重及睾丸发育特征的折线统计图,使学生可以直观和理性地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2)青春期女性生理变化为研究对象。
组长作为课堂主讲人。该组学生以对比的形式对青春期女性生理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并在课下与第一组学生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形成了系统而完善的教学材料。如男、女青春期到来时间上的差异,生理变化上的差异,强调生理变化的原因是由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产生的,并以调查的形式说明了月经的形成以及行经期卫生等关系女性青春期身心健康的问题。该组学生通过女性与男性在青春期中发育的共同点,强调指出,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在此环节中,这个小组的学生利用女性青春期身体变化的曲线,与上一组学生出示的材料进行比较,从而使大家清晰认识到女性青春期发育的特征。
2.青春期心理特征及心理卫生。
这个小组以青春期心理健康为研究对象,选举了一部分学生参与这部分内容的课堂讲解过程。首先,该组组长以主持人的形象出现,将课前调查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使学生明确青春期心理变化的普遍性,从而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并综合调查所有结果,组织同组同学以课堂短剧的形式表演出来。通过小品式的表演,首先使学生体会到青春期独立性格的形成过程中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渴望独立,另一方面又需要父母师长的关心与爱护。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展开讨论,力争使学生形成尊重父母师长的良好品质。同时,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教会学生如何良好地处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在此环节中,教师一方面以孩子的语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陈述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一些不足。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分析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某一矛盾。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形成换位思考的习惯。
最后,教师在总结学生所讲内容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共同探讨青春期性意识萌动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自身经历的回忆,体会自己在对待异性的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从而使学生愿意接受这一话题的展开。教师可以在课下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所述经历,将人的心理发育的几个阶段简单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关注青春期性心理发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度地讲解,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形成健康的性意识,并获得正确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在此环节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易出现极端做法的特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正常的交往。
【设计意图: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和学生的配乐散文,将师生共同带入青春的浪漫之中,打开了师生感情的闸门,在师生之间形成共鸣。这种以情激情的引课方式,为本课打开了良好的开端。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注重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统计图等方式完成报告。这一过程实现了学生由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聆听者、指导者。学生在交流中能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同时,教师还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自然地获得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和熏陶。】
(三)总结提高
在探究环节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展开对青春期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节课所学,谈一谈对青春期的基本感悟。特别是青春期中男女学生生理变化的区别、心理变化的主要特征以及青春期异性之间如何正常交往等问题的讨论与个人看法的发表。
(四)板书设计: 第二节 青春期
一、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身高、体重突增;卵巢、睾丸迅速发育
神经系统、心脏和肺功能明显增强
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健康度过青春期
八、教学设计评价
经过上述的一系列活动,学生不仅学会 了有关青春期的生理以及心理发育的一些基本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节课的前期准备,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包括组内和组间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交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通过这种交流的过程,也能够使学生从中领会到男女学生之间正常交往的一些方式方法。通过课前的调查并结合本课所学,使学生领会了自己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产生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存在,使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在这种寻求之中使学生养成尊重师长的良好品质。
通过这节课,更让我坚信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应该给他们创造合适发展的广阔空间,为学生服务,使他们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个性,鼓励他们创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不但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方法,将生物学课堂变成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真正把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做生活的主宰者,积极健康地成长,成为新世纪的栋梁之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