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班级 姓名 组别 等级【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呼吸运动过程实现的原理。2.展示“模拟呼吸运动”演示实验,归纳分析呼吸肌、肋骨和胸骨、胸廓变化之间的关系。3.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教学重难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进入肺,在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回顾预习短片内容。播放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短片。提前预习(二)出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1.掌握呼吸运动过程实现的原理。2.通过模拟呼吸运动演示实验,归纳分析呼吸肌、肋骨和胸骨、胸廓变化之间的关系。3.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二、先学环节(15分钟)(一)出示自学指导过渡语:请同学们明确目标后,根据自学指导要求进行自学,时间8分钟。要求学生注意勾画知识点,边读边思考边记忆。1.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频率有多少次?2.描述吸气时呼吸肌、骨骼、胸腔容积的变化?3.描述呼气时呼吸肌、骨骼、胸腔容积的变化?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自学课本相关内容,勾画并记忆重点的知识点,提醒学生自学过程中不能为了找后面检测题的答案而提前做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自学检测反馈过渡语: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学已经掌握了本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下面让我们一起进行自学检测。检测学生的自学结果。要求学生合上课本,独立完成自学检测题。学法指导:组内两两交换,互相评阅。鼓励学生展示,互相指正。让部分学生班内展示答案,以便于学生核对答案。对知识点进行巩固记忆1-2分钟。(三)质疑问难过渡语:关于自学检测的问题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呢?请写一写。学法指导:给学生机会提出自学过程中的疑惑,鼓励学生勇于展示问题,勇于面对为题,实事求是,在学习上做真实的自己。三、后教环节(15分钟)(一)展示小组自学情况以及得分,处理自学检测中问题(我的疑惑),约5分钟。(二)合作探究:过渡语:接下来让我们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探究问题。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积极交流,准备班内展示。1.第1题1.观察“模拟呼吸运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学法指导:引导学生看46页下面的演示实验和文字,回忆刚才观看的视频。参考答案:(1)胸廓 气管、支气管 肺 膈(2)舒张 缩小 呼气 收缩 扩大 吸气2.第2题学法指导:引导学生看46页最下面的文字。仔细看图中气压的变化。参考答案:(1)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收缩状态。(2)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3)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B点.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相等,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差为零.四、训练环节 (13分钟)过渡语:相信经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同学对本节的内容已经全部掌握。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当堂训练题目,看谁做得又快又对。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合上课本独立完成训练题目。参考答案:1-4 BCCA 5(1)AB(2)缩小 舒张(3)B、C 等于学法指导:学生做完题后两两交换,核对答案。教师屏幕显示答案或者让学生班内展示答案,根据时间选择合适的方式。让学生班内展示做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适时评价。点拨语:做题时要仔细审题,看清要求在书写答案。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呼吸道的作用,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能够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附:板书设计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吸气时:胸廓扩大,膈肌下降呼气时:胸廓缩小,膈肌上升2.呼吸过程:肋间肌、膈(1)收缩 胸廓扩大 肺扩张 肺内压变大 吸气 (2)舒张 胸廓缩小 肺缩小 肺内压变小 呼气 【教学反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