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资料“我国不同年代人口的数量”,分析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图文转换的能力。 2.模拟“法庭辩论”活动,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2.认同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于控制人口数量取得的重要成就。【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模式以学导教、三精两清 教学方法观察、自学、讨论、讲授 教学准备PPT课件 2 教学过程新课讲授 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根据课本“想一想,议一议”栏目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 发学习兴 趣。 教学环节(二)新课教学 教师活动1.出示世界人口增长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2.通过“资料分析”中的数据,引导学生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柱形图,并讨论我们人口增长趋势,分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方面的贡献。 3.结合自己生活的地区,组织学生讨论人口增长对于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角色扮演:模拟“法庭辩论”(详见附表) 1.教师介绍情景,提出要求;2.每个角色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辩论; 3.教师点评和归纳(一方面评价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的表现;一方面引导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破坏环境作为代价)。教师视频补充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影响的实例,如水污染的现状及危害;森林的生态作用及被破坏的后果;大气污染的现状和原因;我国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植树造林等。引导学生归纳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提出问题:面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学生活动思考、回答。绘制图表,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阐述观点、进行辩论。倾听、观察、思考。思考、回答。设计意图提高分析资料的能力。 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图形转换的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以及分析资料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融入某一情景中去感受和体会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更多事例,认同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环保习惯。备注也可准备我国第6次 人口普查的视频或资料,引发学生关注我国人口增长情况。 辩论的过程可能会很激烈,教师要首先说明辩论要求,防止学生互相人身攻击。 与“生物和环境”主题建立联系。 为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做铺垫。附:角色扮演(法庭辩论)的资料 教师在上课前可以设计如下的情景: 某某地方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依山傍水,光照充沛,加上天然河水灌溉农田,使得这里种植的粮食产量高,品质好。然而,几年前在该地河流的上游兴建了一个化工厂,化工厂排出的废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河水,导致河水被严重污染。当地的农民用污染的河水灌溉农田,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影响,产量骤减;用污染的河水养鱼,导致鱼类大量死亡;过去村民常在河中游泳,现在河水变得浑浊,时而发出阵阵恶臭,根本无法靠近。 为此,当地村民将该化工厂告上法庭。 ①教师在课前将上述情景展示给学生,组织学生根据情节自行选择角色(村长、化工厂厂长、农民、渔民、学生、学生家长、法官等),其中部分角色可以由多名学生扮演,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②学生准备阶段。学生查阅资料,收集其扮演角色的观点及理由;同一角色间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完善所扮演角色的观点。 ③教师适当了解学生课下的准备情况,大致了解各方观点即可,无须越俎代庖为学生提供更为详尽的论述理④课上进行辩论。不同的角色分别阐述各自的观点并进行辩论。 ⑤老师点评:一方面评价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的表现;一方面引导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破坏环境作为代价。 3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