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资源简介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教学设计
1、 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内容如果只是按照课本来讲述,对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在历史中也学过一些相关内容。如何激起学的学习兴趣,使这节课上得有新意并与历史课的内容有区别呢?所以我将互联带入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搜索图片,并在白板上向同学们播放视频,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学会正确处理络和学习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总结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难点: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四、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人类的的起源和发展,自古以来就一是个被人们关注的问题,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知识和技能分析:在人类起源中,关于神创论学生通过电视节目或其他途径也多少知道一点。只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都能说出一些。关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学生也知道一些,为学生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看一看这些类人猿的形态,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五、教学特色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将互联带入课堂,学生通过ipad 和希沃授课助手app等,将自己查到的资料投射到电脑上,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提高了学习效率,开阔了视野。把络正确的运用到学习中。
六、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学生活动:通过学生对话,导入本课内容。
女同学:“郑远洋,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你是从哪来的呢?”
男同学:“我当然是我妈妈生的啦”
女同学:“那你妈妈是从哪来的?”
男同学:“我姥姥生的呗!”
女同学:“我其实是想问你,你知道最早的那个人是从哪来的吗?”
男同学:“嗯。。。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教师活动:教师进行引导
师:“自古以来关于人类起源这一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至今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在这方面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想了解些什么呢?”
生:(学生各抒已见,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
师:“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设计意图: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在很多人小的时候都问过。本节课通过学生对话问答的方式,说出孩子们心中所想,进而引出本节课标题《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活动2【学习目标展示】
生:(齐读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齐读学习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找出本节的重点内容,提高学校效率。
活动3【探究合作】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进行总结。
师:“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人类起源的资料,由小组长汇报。”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ipad百度浏览器,在上收集资料,经过总结之后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组:夏娃假说
第二组:海猿说
第三组:大海起源论
第四组:外星起源论
第五组;非洲起源说
第六组:进化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然后回答问题。
师:“总的来说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神创论’,另一种是‘进化论’你更同意哪一观点?”
生:“进化论”
信息化资源使用及意图:运用生活中普及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运用互联收集资料,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辨别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互联,把日常普及的电子设备带入课堂。
设计意图:关于人类起源的这一问题,上资料相当丰富,学生通过总结大致分为神创论和进化论两部分,删选找出最符合科学实际的。即达尔文进化论。
活动4【自主学习与感知】
教师活动:教师在PPT上展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一:在自然界中人类的近亲是什么?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
问题二: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共同的祖先是?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二页和第三页,找出问题答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从教材出发解决问题。
活动4【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教师在PPT上向同学展示四种类人猿图片,让学生观察总结。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观察这四组类人猿的图片,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问题二: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问题三: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沟通说出各自的观察结婚,试着总结
信息化资源使用及意图:运用图片等教具,使学生更直观的掌握四组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
设计意图:
活动5【合作学习】
教师活动:让学生结合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图。
回答问题:1、人类的祖先可能源于哪一大洲?
2、他们是否依旧是树栖生活?证据是?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即,从化石和工具两方面证明人类是从森林古猿的一支演化而来的。
设计意图:回归教材,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让学生去自己去想自己去总结。
活动6【启发与展示】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都有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学生活动:从运动方式、劳动方式、穿衣方面以及其他方面这四个角度为引向,自行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学生总结后,播放各阶段人类脑容量变化视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能力,通过视频主观的感知人类进化历程。
活动7【情感升华】
教师活动:1、播放环境污染对生物造成危害的短片。
2、运用希沃授课助手和平板电脑,将学生们收集的珍稀动物图片在大屏幕上展示。
师:“在同自然严酷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类现在被称为生物圈的主宰者,但是在生态系统中其他动物仍然享有生存和繁殖的能力。但是有些人类却剥夺了动物的这项权利。看完这段短片,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会怎么做。”
学生活动:踊跃发言,深受触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护生命的品格。
活动8【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自助归纳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
设计意图: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活动9【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技能训练部分,完成习题。
活动10【检测与作业】
学生活动:完成课堂检测,自主完成课后练习册。
【板书】
1.1起源和发展
起源:神创论 进化论
发展:运动
劳动 语
穿衣 言
其他
七、教学反思
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有很多问题是悬而未决的。所以,学生学习本节课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这些问题又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就等于找到了进行本节教学的切入点。另外,通过运用互联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将络带入课堂中。但是本课课时容量大,安排活动多,有些环节的时间控制有些欠缺。今后教学设计,还要严谨设计教学时间,分配好教学任务,使每一个教学环节更加紧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