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4-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一、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人体的营养和呼吸之后进行的教育内容。本节重要知识是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为下一节血液循环的途径奠定基础,本节课具有重要地位。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不够强,所以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心脏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在教学中进行直观教学,利用动物的心脏的观察,让学生充分感知。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培养学生有意识的观察能力、有意识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交流,并学会倾听等。教学目标 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观察和思考,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教学重难点 重点 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难点 概述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明确血液流动的途径和方向。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 新鲜的猪心,解剖盘和镊子,人体等大的心脏模型,课堂练习小卷,教学课件等。根据我校七年级学生实际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现状,制定下列学习方法:采用“观察—实验探究—归纳”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心脏结构的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强化认同生物体机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好心脏的结构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基础,在心脏结构的知识基础上构建血液循环路线图。二、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宗旨与意图心脏的结构和心脏的功能 1、导入新课我们前面学习了血流的管道--血管,由不同类型的血管和心脏构成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如果在管道系统中把心脏排除在外,只有各种血管组成封闭的管道,血液在其中能否正常循环流动?2、新授内容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对,心脏在血液循环流动过程中,就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为整个循环过程提供动力,同时也象抽水机的水泵,保证了血液能够从低处流向高处。1、心脏的结构⑴、(下发观察材料,通过观察解决相关问题。)实物观察后课件展示人体心脏的位置;结构名称;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心脏是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而且发现只有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同,左右是完全隔开的⑵、展示人体内脏图,认识人的心脏位置和形状:心脏位于胸腔,两肺之间略偏左下,大小约和自己的拳头相当,形状类似平时人们画的心形,上面较宽血管多,下面稍尖。2、心脏的功能(结合人的心脏模型)同样是心脏的壁,但是厚度却不同,同学们试着结合肌肉的功能特点,做出推测,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看来只有心脏不停地收缩舒张,才能不断地推动着血液循环流动,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是从不休息的,是这样的吗? 导言:被称之为“生命之河”的血液在人体的血管里奔腾不息,这条河流的动力来自于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心脏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出示由两组输液管连接成的封闭管道,装入滴有少许红墨水的水)演示将封闭的管道平放、竖立,观察液体能否流动。设计问题:心脏为什么能够提供动力?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和认识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请同学们尝试通过观察揭开心脏之迷。引导学生观察解剖心脏并结合书中图片识别各部分结构心脏内的各种瓣膜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展示课件,心脏工作原理动画演示)位于我们胸腔内的心脏,从它的组成、结构,都是与它的功能相适应的,就象水泵,保证了血液在管道内不断地循环流动。血液循环具体是如何进行的,下一课时学习。 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认同心脏在重要性思考:⑴如果要想使管内液体流动起来,但又不能改变管道的位置,能否做到?⑵请思考,通过上述过程,联想在人体内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起什么作用?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猪的心脏,借此来了解人的心脏的结构。思考问题,以小组形式探究问题,并排代表回答问题。结合观察提纲,观察动物心脏,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通过观察心脏各腔室的厚薄,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请各组汇报各自的观察结果,注意按照科学观察的方法和顺序进行。 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训练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学会观察,学会探究,学会学习。课堂练习 课件展示练习反馈题 检测教学目标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课学习收获,小组的代表回答。观看课件对本课知识的梳理 强化重点,形成能力三、板书设计四、教学反思:心脏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在教学中进行直观教学,利用动物的心脏的观察,让学生充分感知。设计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培养学生有意识的观察能力、有意识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交流,并学会倾听等。根据七年级学生实际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现状,通过对心脏结构的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强化认同生物体机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好心脏的结构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基础,在心脏结构的知识基础上构建血液循环路线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