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学 教案
课题名称: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师姓名 科目、年级 生物初二 授课时间
教学 背景 分析 课标分析: 新课标对初二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既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学科知识,又要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和依据,知道生物分类对于研究生物的意义。”。
教材分析:《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的内容。对生物分类的内容抽象,老师讲起来费力、学生也不容易弄懂。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既是尝试,就意味着不需要完全掌握。因此,教材中并未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生物分类的方法,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本节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来学习分类方法,可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让其体会分类的过程、清晰生物分类的方法,从而轻松列举出动、植物的主要类群。
学情分析: 八年级时期,大多数学生比较遵守纪律,课堂纪律没大问题。生物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病毒性质的疾病人人都听说过、经历过,但是病毒谁也没见过,病毒什么样?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又是怎样生活的?学生会很自然的提出这样的问题。列举学生常听说的病毒性疾病,关联学生生活实际,引起学生注意,易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七年级上册学习了动物植物细胞结构,本册教材也刚刚学习了细菌的结构,这些内容与本节课有很大关联,前后知识对比学习,对本节课学习有促进作用,增加学生的自信;本节知识有助于学生辩证看待病毒,能解释生活实际现象,增加学生学习的满足感。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识别生物分类图。 3.知道生物分类对于研究生物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总结归纳了解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知道生物分类对于研究生物的意义。
教学 重点 根据植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 难点 生物分类的方法。
教学 准备 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 方法 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备注
导入 你对家里书架的书进行分类吗? 你知道超市里的货物是怎样摆放的吗? 联想自己的生活实际,引发思考,其中的生物学道理。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引起学习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 5分钟
新授 1.展示学习目标。 2.(一)植物进行分类 肾蕨、葫芦藓、玉米、向日葵、油松、水绵 。 填写植物分类结构图。 1.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思考问题。 个人展示回答问题。 植物的分类依据: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从这些器官中发现不同植物间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 10分钟
小组讨论 (二)动物的分类 观察图片: 1.这些动物能分为几类? 每种动物各属于哪一类群? (三)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包括: 细菌 真菌 病毒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根据教材内容回答。 小组代表回答。 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除此之外,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生理功能。有时还要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来对动物进行分类。 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主动参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表述储备知识。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分钟
巩固练习 带领学生复习回顾所学知识点。 学生复述知识点。 总结是对本节课的归纳与升华,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5分钟
小结作业 带领学生当堂做几道练习题。 学生答题。 通过当堂检测题了解学生当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10 分 钟
课 堂 评 估 运用ppt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非常好,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讲述“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这部分内容时,我把讲述和多媒体演示案例相结合,使学生情不自禁地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相关知识。一张张醒目的幻灯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学习过程主动轻松。更好的培养学生主动建构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的知识框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