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中学 教案
课题名称: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
教师姓名 科目、年级 生物初二 授课时间
教学 背景 分析 课标分析: 新课标对初二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既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学科知识,又要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了解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材分析:《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内容。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大体了解本章要学习的知识模式。这些内容学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正好鼓励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分组学习。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悟,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教育。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学情分析: 八年级时期,大多数学生比较遵守纪律,课堂纪律没大问题。生物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知识梯度是渐进,大部分学生能跟上。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借助多种教学媒体,教学模型、教学 实体,标本、图像、画面、报告,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能。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双壳类动物和昆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3.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认同应辩证地认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缢蛏和蝗虫的观察,培养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3.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学 重点 1.缢蛏和蝗虫的形态结构。 2.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 难点 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 准备 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 方法 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备注
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动画视频,并提出问题:鹬蚌相争的寓言故事大家都知道,那么故事中的蚌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征?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先一起学习软体动物。 观看图片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 引起学生兴 趣,为认识学习动物学的知识作一个引领和铺垫。 5分钟
新授 1.展示学习目标。 2.常见软体动物的观察 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观察视频河蚌贝壳的形状、花纹和年轮。 学生观察后思考以下问题: (1)贝壳在身体外面起什么作用?贝壳是怎样形成的? (2)你所观察的动物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是靠什么呼吸的? (3)它们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2.其他软体动物 进一步利用多媒体提供石鳖、蜗牛、乌贼等三种动物的图片,并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思考以下问题: (1)石鳖贝壳是什么形状?它靠什么运动? (2)蜗牛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贝壳是什么形状的?它靠什么运动? (3)乌贼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贝壳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捕食和运动的? 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小组共同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4.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利用多媒体展示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师生共同明确软体动物对人类的有益价值。 ①食用 牡蛎、扇贝、鲍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 ②饰品 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 ③药用 鲍的壳、乌贼的壳、珍珠粉可入药。 (2)利用多媒体展示软体动物对人类有害的两个方面。 ①蜗牛可以危害农作物 ②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1.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2.认真观看视频,做好记录并积极思考问题。 通过与学生熟悉的河蚌观察,培养学生的分 析比较能力,并得出河蚌、缢蛏等是软体动物的概念。 通过与学生熟悉的动物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并得出软体动物的身体结构及功能,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0分钟
小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蝗虫实验视频。 师生分析各种节肢动物,总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并思考回答有关问题 回忆旧知 思考、讨论:从患者、后代、家庭、社会……等方面谈谈遗传病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及遗传病发病率升高的原因。 学生讨论 学生积极思考,并谈谈收获 学生阅读思考 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主动参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了解蝗虫虫灾的危害,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内容 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并进行有效点评 10分钟
巩固练习 带领学生复习回顾所学知识点 学生复述知识点 总结是对本节课的归纳与升华,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5分钟
小结作业 带领学生当堂做几道练习题 学生答题 通过当堂检测题了解学生当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10 分 钟
课 堂 评 估 运用ppt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非常好,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讲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这部分内容时,我把讲述和多媒体演示案例相结合,使学生情不自禁地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相关知识。一张张醒目的幻灯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学习过程主动轻松。更好的培养学生主动建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框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