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动物的运动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1 动物的运动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中学 教案
课题名称:动物的运动
教师姓名 科目、年级 生物初二 授课时间
教学 背景 分析 课标分析: 新课标对初二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既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学科知识,又要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关节的结构及在运动中的作用、运动对于动物的意义”。
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运动,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运动是怎样形成的?就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即运动系统,运动系统中,关节又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通过学习关节的结构,能够与实践相联系;再次,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理解运动的形成过程以及运动的意义,从而形成健康运动的思想观点。
学情分析: 八年级时期,大多数学生比较遵守纪律,课堂纪律没大问题。生物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知识梯度是渐进,大部分学生能跟上。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借助多种教学媒体,教学模型、教学 实体,标本、图像、画面、报告,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能。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运动系统的组成 2、掌握关节的结构及在运动中的作用 3、知道运动的形成及运动对于动物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视频,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观察图片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了保护关节的意识,知道了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性,形成了健康运动的思想观念。
教学 重点 关节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 难点 运动的形成过程。
教学 准备 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 方法 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备注
导入 播放视频《学生跑步》,先让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做屈肘和握笔等一些简单的动作,体验运动的形成需要哪些结构?引入今天新课。 观看视频,亲身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 引起学生兴 趣,为认识学习动物的运动知识作一个引领和铺垫。 5分钟
新授 1.展示学习目标。 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的填空 1、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 ) ( )构成。 2、关节的结构由( )( ) ( )构成。 3、骨骼肌由( )( )构成,其特性是( ) 4、运动是怎样形成的?一句话概括。 5、动物的运动对于动物有何意义? 教师给予评价 1.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2.学生思考问题,进行回答,看书、勾画、填空,不懂的做标记。 对知识有个感性认识。 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10分钟
小组讨论 出示问题,合作交流: 1、关节、肌肉、骨在运动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2、关节为什么既灵活又牢固? 3、一个动作的完成,只需要一组肌肉就能完成吗?为什么? 4、当双臂自然下垂和双手提重物时,我们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状态一样吗? 教师给予学生时间 巡视 适时指导 四、教师讲解、引导: 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肌肉 2、关节的结构: 出示多媒体图片----关节模式图 3、运动的形成: 教师做屈膝、绕肩运动 归纳:骨骼肌(动力)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杠杆)绕关节(支点)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教具演示:教师自制教具 4、运动的意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繁殖后代。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看课本图 观看、聆听 学生一起感受 观看、感受 根据所学回答 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主动参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表述储备知识。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分钟
巩固练习 带领学生复习回顾所学知识点。 学生复述知识点。 总结是对本节课的归纳与升华,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5分钟
小结作业 带领学生当堂做几道练习题。 学生答题。 通过当堂检测题了解学生当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10 分 钟
课 堂 评 估 运用ppt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非常好,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讲述“动物的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我把讲述和多媒体演示案例相结合,使学生情不自禁地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动物的运动的相关知识。一张张醒目的幻灯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学习过程主动轻松。更好的培养学生主动建构动物的运动的知识框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