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中学 教案课题名称: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师姓名 科目、年级 生物初二 授课时间教学 背景 分析 课标分析: 新课标对初二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既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学科知识,又要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区分功能不同的动物的行为”。教材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动物行为中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在结构上,本节内容既承接了前面所学的动物的运动,明白动物各种各样的运动是动物行为的表现,也为后面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因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本节内容在“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这一章节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只有学会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才能体会它们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进而感悟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情分析: 八年级时期,大多数学生比较遵守纪律,课堂纪律没大问题。生物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知识梯度是渐进,大部分学生能跟上。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借助多种教学媒体,教学模型、教学 实体,标本、图像、画面、报告,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能。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尝试区分功能不同的动物的行为。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源,锻炼观察能力、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资料,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学 重点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维持动物生存的意义教学 难点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维持动物生存的意义教学 准备 课件、图片、视频教学 方法 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备注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动物的运动,了解了运动系统的组成。 现在同学们一起来想一想,在大家的印象中,企鹅这一动物是如何运动的呢?它的行走方式是怎么样的呢? 嗯,跟我们人差不多,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让我们来看一个动图,感受一下。 (播放动图) 但是啊,老师在BBC的一个纪录片荒野间谍中又看到了这样一幕,(播放动图),同学们,仔细观察领头的这只“企鹅”,它是人类为了便于拍摄制造的仿真生物,但在这只假企鹅的带领下,后面的企鹅也跟着一起匍匐前进。 同学们觉得企鹅的这些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吗? 那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引入今天新课。 张着翅膀; 一摇一摆; 跟人走路差不多; …… 不是 思考问题 以有趣的动图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企鹅的这些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吗?”,自然而然过渡到新课内容的学习。 5分钟新授 1.展示学习目标。 2.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动物的行为,它是指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比如说孔雀开屏、大雁迁徙、蜜蜂采蜜等,同学们还能再想出哪些动物的行为? 是的,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既然动物有这么多的行为,如果有个分类方式,就会更直观,所以我们一般可以将这些行为按功能分类,比如棕熊捕食鱼,豹子捕食斑马,这类行为称之为取食行为。 我们接着看下去,图中有两只河马,两只狮子,它们在干什么呢? 没错,同学们观察得很准确,狮子互斗的这种行为,我们称之为攻击行为。 有攻击行为就会有(防御行为)。防御行为是指动物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种群中其它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行为。当鹰在空中盘旋时,母鸡会将小鸡掩藏在自己的翅膀下,这就是一种防御行为。 在动物界,不少动物具有拟态、保护色、警戒色等多种防御行为。比方说,(播放图片)同学们能快速找出动物藏匿的场所吗 对了,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它就在树枝上,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这就是变色龙的保护色。 这一张是孔雀开屏,同学们知道哪一只是雄孔雀?哪一只是雌孔雀吗? 看来同学们的常识很丰富,春天是孔雀产卵繁殖后代的季节。所以呀,雄孔雀会展开它那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尾屏,还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待到它求偶成功之后,便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 这一张是什么呢?同学们有听过一句诗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点水蜻蜓是指蜻蜓的产卵,这些都是繁殖行为。 除了繁殖行为,还有迁徙行为,像象群的迁徙,大雁的迁徙,也就是指动物季节性的更换住处。 下面这种行为,小狗撒尿是生活中常见的行为,但是同学们知不知道,这一种行为其实也有背后的寓意。小狗会通过尿液来标记自己的领地,向其它的狗表明这是属于自己的不容他人侵犯的领地,这属于领域行为。 以上都是从功能的角度对动物多种多样的行为进行划分的,那我们可不可以用另外的一种方式来划分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种动物的行为。 它们分别是猴子骑车,鸟儿育雏,小狗吃奶,以及海狮进行球类表演。现在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思考一下如何将它们分为两类,分类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个问题。 小猴子生来就会骑车吗? 鸟儿生来就会育雏吗? 小狗生来就会吃奶吗? 海狮生来就会球类表演吗?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吃奶和育雏是生来就有的行为,我们也把它称为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先天性行为的特点应该有哪些?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遗传获得的。第一次遇到特定的刺激就作出的反应。 那剩下的猴子骑车和海狮表演的行为是出生后才形成的,是一种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对比一下我们刚刚分析的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又具有哪些特点呢? 学习行为是出生后形成的,在生活经验和学习中获得,经过多次反复刺激作出的反映。 比方说老马识途,就是一种典型的学习行为的体现。 1.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2.小狗打架; 螳螂捕蝉; …… 打架 搏斗 防御行为 仔细观察,并指出其在树枝上。 开屏的是雄孔雀。 蜻蜓 仔细观察图片,认真思考 不会 会 会 不会 生来就有的 第一次 是出生后形成的 是学习获得的 需要多次刺激才能获得 以丰富多样的图片,直观地展示各类动物行为,简单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采用“找茬”方式,增添课堂趣味性,活跃气氛。 由雌雄入手,引发学生好奇心,引出孔雀开屏的内容。 由一句诗歌点水蜻蜓款款飞,引导学生在古诗词的美好中获取生物知识。 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 简单的小问题,点拨思路。 由例子引出先天性行为的概念,再分析其特点。再举例巩固概念,加深学生的印象。 用乌鸦反哺这一先天性行为引导学生体会尊老敬老的情感,渗透情感。 由例子引出学习行为的概念,再分析奇特的,并加以举例,多次巩固,加深学生印象。 10分钟小组讨论 简单介绍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8-49页中六则材料,分析判断哪些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小组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看课本 根据所学回答 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主动参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表述储备知识。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分钟巩固练习 带领学生复习回顾所学知识点。 学生复述知识点。 总结是对本节课的归纳与升华,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5分钟小结作业 带领学生当堂做几道练习题。 学生答题。 通过当堂检测题了解学生当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10 分 钟课 堂 评 估 运用ppt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非常好,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讲述“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部分内容时,我把讲述和多媒体演示案例相结合,使学生情不自禁地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一张张醒目的幻灯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学习过程主动轻松。更好的培养学生主动建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知识框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