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社会行为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3 社会行为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三中学 教案
课题名称:社会行为
教师姓名 科目、年级 生物初二 授课时间
教学 背景 分析 课标分析: 新课标对初二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既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学科知识,又要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内容要求”是:“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阐明社会行为的特征,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
教材分析:本节知识和前一节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不同的分类,无法将社会行为归类到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中。教材知识点清晰,一是社会行为的特征,二是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呈现的方式也很直观,主要是两幅图片和文字资料。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准确描述社会行为的特征以及举例说明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进而构建“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种族,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动物行为特征”这一观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相关材料,多采用直观教学手段,认真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学情分析: 八年级时期,大多数学生比较遵守纪律,课堂纪律没大问题。生物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大多数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知识梯度是渐进,大部分学生能跟上。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借助多种教学媒体,教学模型、教学 实体,标本、图像、画面、报告,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效能。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阐明社会行为的特征,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方式。 能力目标: 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观察和群体组织特点的总结,逐步培养分析处理信息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了解,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增强集体意识。
教学 重点 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 难点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教学 准备 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 方法 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
教 学 过 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备注
导入 观看蜂衣人视频,引入今天新课。 仔细观看 以有趣的视频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分钟
新授 1.展示学习目标。 2.社会行为的特征 1.列举出具有群体生活的动物。 2.社会行为的定义。 观看角色扮演活动,完成以下问题: (1)蚂蚁群体成员 (2)蚂蚁群体中各成员的职责。 总结蚂蚁群体具有哪些社会行为特征? (3)观看猕猴群体活动视频,说出首领享有哪些特权? 1.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思考问题。 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分钟
小组讨论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通讯行为)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完成后面的问题。 (1)当两只狼争斗时,如果一方向另一方暴露自己的咽喉部位,表示屈服。 (2)如果一只狗外出,它会在沿途不断的撒尿,因此无论走多远它都能返回家园。 (3)一只黑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一种叫声,这时其他候会后腿直立并仔细审视地面;而当它发现豹时会发出另一种叫声,这时其他猴会立即爬上附近最纤细的树枝…… 通过上述事例,可以看出动物交流信息的方式有哪几种?你能再各举一例吗?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根据所学回答。 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框架,主动参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表述储备知识。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分钟
巩固练习 带领学生复习回顾所学知识点。 学生复述知识点。 总结是对本节课的归纳与升华,通过回顾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5分钟
小结作业 带领学生当堂做几道练习题。 学生答题。 通过当堂检测题了解学生当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10 分 钟
课 堂 评 估 运用ppt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非常好,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讲述“社会行为”这部分内容时,我把讲述和多媒体演示案例相结合,使学生情不自禁地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社会行为的相关知识。一张张醒目的幻灯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学习过程主动轻松。更好的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社会行为的知识框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