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 目 初一生物下 课 题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集体备课 复备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①从森林古猿到现代人类,从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能明白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进化与适应观】 ②通过分析课本上露西的化石,尝试分析骨骼变化与人类进化的关系,进而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结构与功能观】。 2.科学思维:通过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进一步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和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3.探究实践:通过大量影像资料推测人类的真正起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通过讨论,分析人和类人猿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4.态度责任: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学情分析 本节课属于古生物学的内容,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古生物是相当陌生的,因此如果只是通过文字来讲解本节课,很难理解。在这节课中,要尽量运用一些多媒体教学手段,视频影像、图片等途径给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方便学生理解,也有助于学生进行分析能力的锻炼。教学重点 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难点 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教法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学具 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影像资料、课件课标要求 8.2.3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8.1.2化石记录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引入新课 (幻灯1) 用谜语导入本学期的主题“人”。让学生翻开目录,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学习目标(幻灯3) 请同学阅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问1 人类是从哪儿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女娲造人、猴子、猩猩、猿...自主学习(课本2——3) 谁提出了人类的祖先? 他的观点是什么? (学生自学,提示划重点) 自主寻找答案讨论一(幻灯6——9) 观察四种类人猿,结合生活经验和知识,尝试回答书中的问题。可同桌之间讨论 讨论提问 同学们猜一下,这四种类人猿,谁与我们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猜测。教师总结 1.现代类人猿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适于树栖生活。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的热带丛林。 4.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提问2 从猿到人到底是如何进化的? 是猜想观点还是事实,最直接的证据是什么? 思考,回答:化石讨论二(幻灯11) 观察露西的化石,同学们都来当个小法医,你能从中发现她作为人的证据吗? 小组讨论教师提示(幻灯11——12) 为什么说古猿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东非大裂谷发现大量化石有关。 为什么说露西是人类远祖,因为可以从上下肢的粗细看出她有利于直立行走。教师协同学生总结(幻灯13)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火的使用→大脑发达→产生语言→生存能力增强升华 就这样,在同猛兽环伺、风雨无常的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从自然界的弱者逐渐变成强者。人类现在强大到能够改变生物圈的面貌。人类是否应该更加理智地发展和运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呢? 学生思考: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类人猿数量日益减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类对森林的破坏。升华(幻灯14) 1.人类经过几百万年从弯腰到挺直腰杆,所以我们同学今后也要挺直腰杆,向着更好的未来走去。 2.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脑容量的增加。我们要勤思考,多锻炼你的大脑,这样以后你才能做自己的主人,不会被任何东西替代本节课小结(幻灯15——18) 进化论——达尔文 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从猿到人的根本原因 有力证据——化石 类人猿和人类的本质区别——制造工具 人猿分界的标志——直立行走 从猿到人最显著的变化——脑容量的增加课堂小结随堂练习 (幻灯19——26)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