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 目 初一生物下 课 题 4.1.2人的生殖 集体备课 复备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学习了解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统,各器官与生殖相适应的功能。【结构与功能观】 2.科学思维:通过直观感受了解生殖的不易,能够科学地解释自己的出生;熟记受精的部位、胚胎发育的场所,胚胎如何获取营养。 3.探究实践:通过书本的练习,加深对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及功能;能够自主讨论得出生殖的过程。 4.态度责任:感恩父母、珍爱生命;每个人都曾是冠军,要相信自己。体会“个体人→群体人→社会人”的责任和担当。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与现代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和青春期教育密切关联。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密切关注。我们在进行相关知识教育的时候,要非常注重不留痕迹的在其中进行有把控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珍惜生命、感恩父母。教学重点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教学难点 1.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具学具 课件、视频课标要求 7.1.1睾丸和卵巢可分别产生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能够发育成个体。 5.5.6性激素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对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课时一) 学生活动引入新课 (幻灯1) ——— (幻灯3) 回顾人类的起源 进而提问:我们每个人又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呢? 提问,“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是怎么告诉你自己的由来呢?” 森林古猿进化而来 观看视频短片,唤起儿时记忆,回想爸爸妈妈是如何说的,畅所欲言。过渡 父母的回答都是一些玩笑,其实个体的由来是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这一过程主要在生殖系统中完成的,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下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自主学习任务一(课本9) 阅读书中图4-5,图4-7,小组讨论,合作 完成侧面图结构名称的填写。 教师检测同学们填写情况并及时总结。 合作讨论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二 归纳总结男女主要生殖系统的功能以及精子和卵细胞的移动途径。 睾丸: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 精子:附睾→尿道→体外; 卵细胞:卵巢→输卵管→子宫。知识检测 通过连线题巩固男、女各生殖器官的功能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活动内容。课堂小结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 精子的移动途径:睾丸→附睾→输精管→尿道→体外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 卵细胞的移动途径:卵巢→输卵管→子宫随堂练习 详见学案教学反思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课时二) 学生活动引入新课 (幻灯1) ——— (幻灯3) 回顾男性、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及功能。 提出问题并导入“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人的生殖过程是怎样的,出示图片,复习回顾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 回答问题提问1 个体的生命起始于什么? 它是如何形成的?在哪里形成? 要在哪里发育 回答: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输卵管;子宫播放视频(幻灯5) 受精到分娩的全过程总结(受精过程) 我们通过视频可以看出,上亿的精子进入子宫,最终只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并发育成胎儿。所以说我们每个人在出生前就是强者,你就是父母万里挑一得来的宝贝。每个人的生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我们都是“天选之子”。 回答上述问题过渡 受精卵最终着床于子宫,这时候受精卵才有芝麻粒大小。受精卵在母体内不能吃饭不能喝水,那是如何在母亲体内经过发育长成7斤多的婴儿的呢?提问2 受精卵形成以后,顺着输卵管下行,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细胞分裂,形成的结构叫什么? 胚泡到达哪里叫做怀孕? 胚胎在哪里发育? 如何获取营养? 多久能出生? 什么叫分娩? 胚泡;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叫怀孕;子房;胎盘和脐带;266天以后, 280天左右;胎儿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质疑 一位准妈妈怀孕期间抽烟喝酒对胎儿会不会有影响?为什么?知识检测 1.描述精子进入阴道后到受精卵移动到子宫中的全过程。可参考课本10页的图 2.胎儿发育的场所、营养、时间以及分娩的概念。课堂小结 精子通过子宫进入输卵管,与从卵巢中排出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接着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泡,胚泡慢慢移动到子宫,附着在子宫内膜上,逐渐发育成胎儿。 胎儿生活在子宫的羊水内,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38周成熟后,胎儿从阴道产出,叫分娩。课后拓展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13页“试管婴儿”,了解试管婴儿的科学知识。随堂练习 完成学案 课后练习,详见课件课后作业 给母亲写一封信,说说心里话; 回家后第一件事,和爸爸妈妈说声“辛苦了”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