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6章第一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第二课时
示标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教学过程
引用资料,启发学生思考
播种前测定种子萌发率是发现一般种子的萌发率都是达不到100%,这是为什么呢?启发学生思考。
分析现象,归类影响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尝试归类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内在条件和环境条件)
实验探究,验证内在条件
实验一: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①认真阅读实验手册61页,熟悉实验材料、器具及实验步骤。
②认真操作实验,并尝试将不同的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做好记录。(实验过程)
③得出结论,种子里确实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充足的营养物质可供胚发育。
巧用问题,师生共同总结影响种子萌发的另外两个自身条件。
问题一:直接播种大米,它会不会萌发?
问题二:直接播种煮熟的花生米,它会不会萌发?
改进实验,探究环境条件
联系生活,分析可能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问题一:为什么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天寒地冻不适宜播种呢?
问题二:农民为什么害怕收获时节下雨?
问题三:为什么播种前往往要松土?
(通过分析三个问题,同学们知道种子的萌发可能和温度,水分,空气等因素有关)
分析教材,了解“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过程。
①分析教材里的实验装置
②分析教材里的实验方案
问题一:教材中设计了哪几组对照实验?每组有几个变量?
问题二:每个瓶中放1粒种子行不行?为什么?
问题三:实验应当先选什么样的种子?
改进实验装置,方便学生实验操作
①认真操作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过程)
②分析学生实验结果记录,师生共同探讨3号实验种子的实验现象。
(
成熟的、结构完整的胚
有生活力的胚
有充足的营养物质
)③根据实验结果,师生共同总结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
(
自身条件
)小结
(
适量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 (
环境条件
)种子萌发的条件
四、时事新闻
联系时事,培养学生习惯
联系暑假高温天气导致长江中下游多地持续干旱,致使农作物受灾面积4045千公顷得情况,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惜粮食的习惯。
五、课后作业
1.完成学考精炼
2.观看与农业相关的纪录片:“万物滋养”
3.回家后尝试种植西红柿
学习任务单及作业练习
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探究种子的营养成分
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学习任务
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并回答。
认真做好每个实验填写好实验记录。
学习准备
做好课前预习,根据老师的安排提前做好种子萌发的实验,便于课堂观察。
学习方式
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
环节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实验验证+师生共同总结
学习资源推荐
观看与农业相关的纪录片:“万物滋养”
作业练习
1.完成学考精炼
2.观看与农业相关的纪录片:“万物滋养”
3.回家后尝试种植西红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