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原生动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生命科学》(上教版)初中第二册第四章“生物的类群”第二节“常见的无脊椎动物”部分内容。《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对本节课的要求是B级,概述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教学参考上对本节课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B级);练习册的习题集中在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利弊方面。本课时是学习无脊椎动物的开篇,要让学生体会认识无脊椎动物的方法,为学习更多的无脊椎动物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我校八年级学生已制作并观察过洋葱表皮细胞和叶结构的临时装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接受度也很高,但并不乐于主动表达。经过脊椎动物的学习后,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脊椎动物的类群及与人类关系,知道如何观察脊椎动物,但对与人类差异较大的无脊椎动物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观念,在上节课进行原生动物的信息搜集,在本节课要有序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原生动物的方法。三、设计思路本节课重难点是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为了突破重难点,采用了施瓦布的实验探究理念,根据我校学情选用水平二的探究方式,探究技能的选择了搜索材料、实验操作和分析。最终的教学活动设计为:教材的学习问题让学生自行调查资料,课堂利用实验验证资料的准确性,最后得出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与人类的关系。首先,选用校内生态园的资源环境,组织兴趣小组利用种植的小麦茎培养草履虫,让学生在上节课分小组搜集原生动物的信息,制作报告,课上每组进行知识分享,使用实验模拟系统帮助学生学习观察草履虫的方法,最后利用实验观察去验证理论知识,在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案例分析,得出原生动物与人类及自然的关系,提升思维和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上利用改装的显微镜(只要两百多元的一个显示器代替目镜,便可以将一台普通显微镜通过AV线连接屏幕实现同屏)和希沃授课助手清晰地同屏学生的演示和实验结果,其次在实验方法的学习上,采用了乐步实验模拟系统,让学生直观感受实验方法,规范了实验操作,将较长时间的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也直观地呈现,为学生的兴趣探究提供思路。四、教学目标1、通过搜集信息、做报告和实验观察,概述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2、通过案例分析,概述原生动物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3、通过对原生动物的探究活动,初步体验认识无脊椎动物的方法。五、教学重难点1、 重点:概述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2、 难点:概述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六、教学准备学生:搜集信息、制作调查报告和演讲练习等。教师:课堂活动单、希沃授课助手、乐步实验模拟系统、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少许棉花纤维和滴管等。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一、谁是 “演说 家” ? 【活动一】谁是演说家? 1、组织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关于原生动物的调查报告。 2、组织学生按照评分表选出“演说家”勋章获得者。 【活动一】谁是演说家?1、1、分享本组关于的报告。 2、仔细聆听,小组交流,进行演说家评选。 通过搜集信 息、做报告和 实验观察,概 述原生动物 的基本特征。二、谁是“实验之星”? 【活动二】谁是“实验之星”? 1、利用实验模拟系统和学生 同步演示观察草履虫的方法, 观察草履虫,记录交流结果。 2、组织学生交流实验观察结 果,概述草履虫的特征。 【活动二】谁是“实验之星”? 1、聆听、观察、交流、实验、 记录和评价。 2、结果交流。三、谁是“推理大师”? 【活动三】谁是“推理大师”? 1、组织学生集体案例分析, 概述出原生动物与人类和自 然的关系,选出“推理大师”。 【活动三】谁是“推理大师”? 1、阅读案例,思考并推理。 概述出原生动物与人类和自 然的关系。 通过案例分 析,概述原生 动物与人类 和自然关系。小结 提问:你学了哪些认识原生动物的方法? 思考并交流。 初步体验认识无脊椎动物的方法。八、作业布置:利用今天学到的方法,预习腔肠动物,比较两者的异同。九、板书设计: 原生动物十、课堂活动单:一、谁是原生动物“演说家”?姓名 班级小组讨论后,将每组的“演说家”勋章投给得分较高的一组。评分项目 评分要点 得分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演说内容 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容易理解 (如图片和视频等)。 1演说方式 演说方式新颖 (如表演和相声等)。 1语言表达 语言规范,吐字清晰, 声音洪亮,熟练表达。 1形象风度 演说者举止自然大方, 能较好地运用肢体和表情。 1综合印象 演说幽默有趣,有吸引力。 1合 计 5二、谁是“实验之星”?1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外形、运动和结构等。2实验准备: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和少许棉花纤维等。3实验步骤:步骤 具体要求取材 用滴管吸取1-2滴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加在载玻片中央。制片 放少许棉花纤维在液滴上,盖上盖玻片。镜检 先用低倍镜找到草履虫,再使用高倍镜观察草履虫的结构。4结果与讨论:1、草履虫身体呈什么形状?由几个细胞构成的?2、草履虫如何运动?为什么以这种方式运动?这种运动方式与它的生活环境适应吗?3、你观察到了草履虫的哪些结构?4、从观察到的结果,试着分析原生动物在无脊椎动物进化中的地位。5、关于草履虫,你还有什么疑问吗?三、谁是“推理大师”?默读案例,思考后与小组讨论,分析原生动物与人和自然的关系。案例1:草履虫生活在水质较好的淡水中, 是鱼虾等生物的食物。草履虫以水中的细菌为食,一只草履虫一天约能吞食约43000个细菌。案例2:海底的石油是浮游生物形成的。原生动物是海洋浮游生物的重要组成,其中有孔虫类的化石是勘探石油的指示物之一。案例3:神经肽(tài)在人体内能调节多种功能,如痛觉、睡眠、情绪、学习与记忆等。神经肽类药物是昂贵的神经疾病药物。目前,科学家已在原生动物中发现了6种神经肽类物质。案例4:2015 年屠呦呦教授由于发现了青蒿(hāo)素能有效治疗疟疾,获得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疟疾通常是由携带虫卵的按蚊叮咬而被感染。除疟疾外,还有多种导致人畜患病的原生动物类群。案例5: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水中某些原生动物等生物大量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