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血流的管道——血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中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二节。教材从概念、分布、结构、功能等方面阐述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该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也为下一节心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中学生对血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教学中要遵循认知规律,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能力目标:1.通过对血管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管的能力。2.通过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情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三种血管特点与功能,树立学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2.养成关爱生命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命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特点。难点:区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及分析三种血管的血流方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图片]手不同部位出血时的情况图。学生思考:不同部位受伤时,为什么出血的情况也不一致。[展示图片]人体全身血管图片(人体循环系统)新课过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57-59页,找出三种血管的结构及功能。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动脉定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结构特点: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分布:动脉一般分布较深,多数看不到也摸不着。[知识拓展]动脉止血:近心端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定义: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结构特点:①数量最大,分布最广。②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③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④管内血流的速度最慢。功能: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静脉定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结构特点:①静脉的管壁较薄,弹性较小。②管内的血流速度较慢。分布:有些分布较浅,有些分布较深。如“青筋”[知识拓展]动脉止血:远心端压迫止血静脉瓣和静脉曲张[学生活动]观察图片,静脉瓣具有什么作用?①静脉瓣功能:防止血液倒流②静脉曲张:如果静脉瓣膜老化失去功能,血流变慢,血液在静脉中滞留,静脉就会膨胀,这种情形叫静脉曲张。三种血管的血流方向[学生活动]思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血流方向应该怎样的?动脉:血流方向由主干到分支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静脉:血流方向由分支到主干归纳: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动脉比静脉粗大。(2)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靠毛细血管连通。2. 人体内血管分布最广的是( ),人体内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 ),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的血管是( )。A.动脉 B.静脉C.毛细血管 D.不确定3.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A.心脏 B.动脉C.静脉 D.毛细血管4.中医把脉时,常常用手指按在手腕的桡骨端内侧,这是体会( )血管的搏动;医生针刺的部位是( )。A.动脉 B.静脉C.毛细血管 D.静脉和动脉5.脚底的血液能沿着下肢静脉往上回流到心脏而不逆流的原因是( )A.下肢静脉里有静脉瓣B.下肢肌肉收缩的力量C.人体心脏产生的力量D.下肢静脉自身收缩的力量【板书】血流的通道--血管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