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生物《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知道生物性状的基因型和表现型3、能够用图解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二)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生活中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与隐性的关系,并且能够根据性状把生物的基因(该相对性状)组成分析表达出来2、学生通过调查遗传现象、分析遗传现象,从而学会调查、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逐渐学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重要性、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1、等位基因的概念2、基因随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教学难点:1、等位基因的概念2、用图解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课前准备:教师:活动道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形式:讲述法、分析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引入新课 师生共同回顾《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引入新课:一对有耳垂的夫妇为什么会生下一个无耳垂的孩子? 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复习为本节新内容做铺垫,然后用实例导出新授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 1、介绍孟德尔和遗传规律的发现。2、有耳垂和无耳垂的基因有耳垂:A无耳垂: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成对存在。 纯合基因:AAaa成对基因 等位基因:Aa4、等位基因的概念。5、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①显性基因的概念;②隐性基因的概念。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及其基因组成。表现型和基因型。8、练习。 思考并回答:1、等位基因的概念。2、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概念。3、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和基因表达。4、基因型和表现型。 1、从染色体和基因在细胞中的存在方式引出等位基因的概念。2、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等位基因等概念,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3、通过列举实例让学生分析耳垂的基因组成,让学生理解表现型和基因型之间的联系。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1、提问:父母传给后代的是性状还是基因?父母如何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孩子?基因的传递是否有规律?结论: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将各自的一半基因传给后代。演示基因遗传图谱:父亲有耳垂,母亲有耳垂,后代没有耳垂。指导学生分析第二个例子:父母都有耳垂,后代没有耳垂,让学生上台书写遗传图解。指导学生分析:父母都无耳垂,能否生下有耳垂的后代?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出显性和隐性判断的规律:①无中生有,有为隐性;②有中生无,无为隐性。6、练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基因通过配子(生殖细胞)传递。根据老师的演示图解理解基因遗传规律。上台动手书写基因遗传图解。小组探究分析基因显隐性的判断规律。根据练习学会判断亲代的基因组合。 通过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基因遗传规律。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书写遗传规律图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显隐性的判断方法。(三)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总结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2、引导学生回顾基因随配子传递的规律。 总结。 总结所学内容,融汇贯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