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案(表格式 无答案)2022-2023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5.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案(表格式 无答案)2022-2023学年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山东济南版七下生物第三单元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23年6月 序号
教具 课件、图片、视频 课时 1
教 学 目 标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举例说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2、通过膝跳反射实验及课本插图,描述反射弧的结构及反射概念。 3、认同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学情 分析 学生对反射活动有着丰富的体验,不能形成反射及反射弧的概念。教师通过实验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分析归纳反射的概念,进而理解反射弧的结构。举例分析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重点 和 难点 重点:反射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结构;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难点:膝跳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建立。
板 书 设 计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二、反射的结构基础叫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包括五个部分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反射的类型:条件反射的建立:无关刺激与食物的多次结合。 1、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①非条件反射:(先天、简单、低级、牢固) ②条件反射:(后天、复杂、高级、不牢固易消退) ③条件反射中有人和动物共有的条件反射(具体刺激起的反射) 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抽象刺激(语言、文字)引起的。
教 学 反 思 学生能分析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实例,理解了人类神经活动的特征,多数学生能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对反射弧结构知识迁移能力需训练提升,加强辅导和实例训练。
教学过程与设计 情境导入,播放图片:小明同学,放学回家时,经过一家小院,突然窜出一条狗,“汪汪”下的拔腿就跑,以后几天,经过这小院时,就心跳害怕,加速跑过。为什么会出现奇妙的反应呢? 师点拨:这是小明对外界刺激发生的反射活动。 二、学习新课: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一)反射 阅读课本P86,看图3.5-1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分组实验】观察膝跳反射:方法步骤 1、两人一组。受试者坐在凳子上,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 2、实验者用橡皮锤或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地叩击受试者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注意小腿的反应。 特别提示: 腿部一定要放松,快、准稳。 分析讨论 叩击韧带时,小腿会出现什么反应? 2、如果有意识的控制膝跳,上述实验还会出现吗? 自我展示,教师点拨引导 1、当受试者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被叩击时,上面那条腿的小腿会不由自主地突然跳起。这种现象叫膝跳反射。 2、若有意识的绷紧小腿,小腿则不会突然跳起来。 归纳: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如:缩手反射、排尿反射、眨眼反射等 动动脑:1.含羞草的叶被碰后下垂是一种反射现象吗?为什么? 不是。无神经系统。 2.草履虫的趋利避害是一种反射现象吗?为什么? 不是。无神经系统。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来控制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是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跟踪训练: 1.下列属于反射的是(  ) A.草履虫游向食物 B.含羞草受到触碰,展开的叶片合拢 C.司机看到红灯停车 D.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皮层 B.脑 C.小脑 D.脊髓 3.在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应叩击的部位是( ) A.膝盖 B.膝盖下韧带 C.膝盖上的肌肉 D.膝盖上韧带 (二)反射弧 阅读课本P87,看图3.5-12,合作探究,互相质疑 分析讨论 膝跳反射活动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怎样的? 传导过程中,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障碍,会出现什么结果?举例分析 自我展示,教师点拨引导,归纳小结 1、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传导方向: 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膝跳反射:感受器(股四头肌的肌肉及肌腱)→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及股四头肌) 膝跳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内。 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疑难讲解: 感受器:主要由一些感觉神经末梢构成,可以接受人体内外的刺激,并把这种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纤维:将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向神经中枢进行传导的神经纤维。 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细胞群,是控制反射的中枢结构。 传出神经纤维:把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到各个器官或外围部分的神经纤维 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可以接受神经冲动,使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2、发生反射的条件:反射弧必须是完整的且存在条件刺激。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导。 反射弧的任何一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无法进行。同时,有些反射要受到大脑的控制。 实例分析: 跟踪训练,知识巩固: 1.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 A.产生兴奋 B.反射活动 C.反射弧 D.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简单反射不需要神经中枢参与 B. 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 ⑤→④→③→②→① C. 该神经结构完成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D. 若④受损伤,剌激①后无感觉也不能运动 3.某同学在校园生物角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对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如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扎到皮肤作出反应 B. 3是神经中枢,痛觉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C. 完成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5→4→3→2→1 D. 3是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4.人被针扎后迅速缩手,该反射的反射弧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 ③是中枢神经,起控制作用 C. 该反射的完成,需要大脑皮层一定区域的参与 D. 刺激⑤,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为:⑤→④→③→②→① (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阅读课本P87-88,看图3.5-13,合作探究,分析讨论 1.食物和铃声刺激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射有什么不同? 2.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3.经过训练狗建立条件反射,这种反射活动有什么意义? 自我展示,教师点拨引导 1、 教师解疑:食物引起唾液腺的分泌是生来就有的反射---非条件反射;在条件反射建立前:食物是非条件刺激,而铃声与唾液分泌无关---属于无关刺激;食物是非条件刺激,铃声由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 2、条件反射建立的条件: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 3、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所以要经常用非条件刺激强化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 分析实例: 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特征。 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 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条件反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所以要经常用非条件刺激强化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跟踪训练: 1.下列全部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 A. 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 B. 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C. 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 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 2.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B.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C.条件反射是固定的 D.条件反射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反复多次结合的结果 3.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所特有的是( ) A. 谈虎色变 B. 眨眼反射 C. 缩手反射 D. 排尿反射 4.在“膝跳反射”和“听到铃声进教室”两个反射中,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 A. 脊髓、大脑皮层 B. 大脑皮层、脊髓 C. 大脑皮层、脑干 D. 脑干、大脑皮层 三、课堂小结:谈收获,共分享。 四、课堂达标: 1.下列生理现象中,属于简单的、生来就有的反射 是( ) A、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分泌唾液 B、学生听见铃声,跑进教室 C、司机看见红灯,停止前进 D、风沙吹进眼里,出现流泪现象 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 B.反射弧 C.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3.学习了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后,对缩手反射进行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 神经冲动传递方向是1→2→3→4→5 C.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 D. 若4受伤,无感觉也不能完成反射 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C.大脑、脊髓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 D.神经元就是一个完整的神经细胞 5.右图为一婴儿的缩手反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手不小心受到针或火的刺激时,会发生缩手反射,此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 ___ (填字母)内。 (2)神经结构叫做_____ ,其途径是 ________ (3)当手受到针或火的刺激后会感觉到疼痛,疼痛感觉形成的部位在__(填字母)。以后见到针或火就会有意识地躲避,从反射的类型看这属于______ 。 作业:p89 1、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