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真菌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能够区分常见真菌的种类。 描述真菌细胞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认同生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念。 通过实验、资料分析等方式,总结归纳真菌细胞营养和繁殖方式。教学重点与难点 描述真菌细胞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认同生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念。 通过实验、资料分析等方式,总结归纳真菌细胞营养和繁殖方式。教学准备 酵母菌永久装片、霉菌永久装片、显微镜、蘑菇、发霉的馒头和橘子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时)课时目标 1、能够区分常见真菌的种类。 2、描述真菌细胞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认同生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观念。 3、通过实验、资料分析等方式,总结归纳真菌细胞营养和繁殖方式。 4、联系实际了解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前指导 学生收集真菌,查阅网络了解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中活动 导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物界也有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找菌,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找到的菌。 预学反馈: 教师提问:这些菌都属于?(生答:真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真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突重破难: 一、真菌的分类 真菌可以根据细胞数目的多少分为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 真菌的结构 酵母菌的结构 提问:老师有一个问题:酵母菌能用肉眼看到吗?生答:看不到。继续提问:那怎么办呢?生答:显微镜。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借助你眼前的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永久装片并结合课本77页的第一自然段酵母菌的模式图的结构介绍,画出酵母菌的模式图,两个同学合作,一个画图,一个操作显微镜,完成的小组请举手。 (教师巡视)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再换成高倍镜,由于显微镜倍数不够高,所以你看的时候可能看不到内部的结构,但是结合课本77页第一自然段的描述你可以将它画出来(利用微信文件传输助手拍照上传学生作品)6min。 (及时上传反馈学生作品)评价:我们刚刚在这一个过程当中,我发现有很多同学都画得很好,有不一样的形态。 请同学上台来讲一讲自己画的酵母菌,教师评价:这位同学讲得很完善了,对它结构的描述。提问:有没有同学跟他不一样呢? 提问:老师想问一个问题:刚才你们在这个显微镜上所看到的酵母菌的形态是什么形状的呢?(生答:椭圆形) 课件展示酵母菌的结构,教师结合酵母菌的结构图提问学生依次是什么结构。位于细胞最外层的是?紧贴细胞壁的是?近似球形的是?在细胞质中有一些颜色较浅的圆形区域叫?提问:那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酵母菌被染成深色的结构是什么物质呢?生答:细胞核和淀粉粒。 认识霉菌 过渡:展示馒头、红酒的图片,酵母菌我们常常可以用来做馒头做面包做啤酒,你生活中有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吗(展示发霉的馒头)?这又是谁的杰作呢?生答:霉菌。 师:霉菌又有什么样的结构和特点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霉菌的结构,用显微镜观察青霉跟曲霉的永久装片,并且小组合作认识霉菌的结构(5-7min) 师:有没有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自告奋勇上台给大家讲解一下展示一下。 学生上台展示,教师评价:这位同学的逻辑很清晰,有没有同学要补充的? 师:老师想问一个问题,(展示发霉的橘子),这个橘子外面青绿色的是什么东西?生答:霉菌。教师继续提问:是霉菌的什么东西?生:孢子。师:那上面白白的是什么?菌丝-直立菌丝,有同学说是营养菌丝,你看到营养菌丝了吗?那营养菌丝去哪里了呢?在这个橘子的里面像植物的根一样吸收什么物质?水和有机物。那么曲霉呢?曲霉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有没有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的。学生讲解以后教师评价:这位同学讲得非常完善了,而且每个点都非常的细致。 比较青霉曲霉的结构,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青霉和曲霉的模式图,展示霉菌的结构图。(大家一起认霉菌的结构图)那么对比电镜下青霉跟曲霉的孢子串的形状,青霉的孢子有点像什么?散开的像什么?(生答:扫帚)曲霉的话像一个球,向周围发散,呈放射状,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曲霉和青霉孢子着生的特点不一样来辨别青霉和曲霉。直立菌丝是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的,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部吸收水和有机物供霉菌利用。 过渡:好,同学们再认真观察这一幅模式图。你会发现在菌丝这个地方有些小点,(展示放大后的菌丝结构图)请问这些小点是细胞里面的什么结构?它有多少个点?只有一个还是多个?所以可以推测青霉跟曲霉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的生物? 认识蘑菇 过渡:学习完了霉菌和酵母菌,发现它们都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才能观察,在自然界中有没有一种真菌,直接可以用肉眼来观察?生答:蘑菇。 师:请同学们拿出桌上准备好的蘑菇,然后结合课本77页的图,指认出蘑菇的结构,如果你能够指认出蘑菇的每个结构之后,就请举手。(1min) (请同学站到讲台的中间去给大家指认一下蘑菇的结构。 生:蘑菇整体的话是长得像一把伞,蘑菇分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下部分是很多纤细的菌丝来构成的,现在这个是看不到的,地上部分总称为子实体,类似于柄状的东西是菌柄,伞状的叫菌盖,底部类似百褶裙有一条条褶皱的叫菌褶。) 教师评价:该生讲得非常全面,比喻得非常形象。 师:这里有一个问题,她说没有看到纤细的菌丝,菌丝去哪里了呢?菌丝被农民伯伯割掉了,还留在土壤里面,整个地上部分被吃的部分叫子实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蘑菇的结构图。伞状的叫菌盖,底部褶皱的叫菌褶,类似于柄状的东西是菌柄,地上部分总称为子实体,地下部分是菌丝。手撕蘑菇,提问:你觉得蘑菇的整个菌体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呢?好,让我们来玩个游戏,大家把蘑菇拿出来,从中间对半把它掰开,去撕一下,观察一下它的断面,竖着对半撕,撕开之后再去撕一下,好,观察一下它的断面,看到了什么?一条一条的,一丝一丝的,绒毛状的,这个是什么东西,菌丝,说明蘑菇与霉菌一样都是由大量的菌丝所构成。 展示菌丝,提问这是一个细胞还是多个细胞,像青霉和曲霉是一样的,是由很多的细胞,首尾相连组成的丝状结构就是它的菌丝,因此霉菌和蘑菇都是由大量菌丝所组成的。 比较细胞结构异同 蘑菇的菌体与霉菌一样,都是由菌丝构成,而菌丝又是由多个细胞连接而成的。那构成真菌的细胞与动植物细胞和细菌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点呢? 请同学上台判断,再一同展示表格,提问。我们可以根据生物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将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就属于真核生物;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也可以根据其是否能制造有机物将生物进行分类,植物有叶绿体,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而真菌、多数细菌、动物无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属于异养生物。 三、真菌的生殖 过渡:了解了它们的结构和营养方式,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如何繁殖后代的呢?好,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把培养皿内的馒头放到塑料袋里面,拍一拍它,用镊子把它放进去,观察一下塑料袋内会有什么样的现象 评价(我发现有的同学已经拍出了实验现象了),请同学展示一下塑料袋上有颜色的,一粒粒的,就是它的孢子,所以霉菌是用什么来繁殖后代?生答:孢子。 过渡:那蘑菇呢? 播放视频:这是一个摄影师在晚上拍摄到的一种现象,蘑菇是在释放“烟雾”,所以这个烟雾其实是蘑菇的孢子,它其实是用孢子来繁殖的,这个地方按压蘑菇喷射出弹雾,这些其实都是孢子,由此可见蘑菇也是用孢子繁殖的,这些孢子随风飘散,落到适宜的环境,又可以长出一个新的个体,所以它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过渡:那酵母菌呢?展示酵母菌在显微镜下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在显微镜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现象,酵母菌这个地方有凸出来的东西,酵母菌细胞上长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同的突起,事实上这些突起是与母体形态结构相似的芽体,芽体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新个体,“分裂”?分裂是均等的一分为二,而酵母菌这个地方一个大一点,一个小一点,它是从酵母菌凸出来的,我们说水螅有没有印象。它是从这里长出来的芽体,因此是进行出芽生殖,所以酵母菌是在进行出芽生殖,当然环境恶劣的时候它也能进行孢子生殖,所以我们发现它们的生殖方式,它们都能进行孢子生殖,酵母菌还可以进行出芽生殖。 四、真菌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过渡:真菌可以通过孢子生殖,那孢子从哪里来呢?夏天常常会发霉,霉菌从哪里来,为什么这些东西容易发霉,应该如何保存呢? (生:霉菌从空气中来,衣服上有汗水,水和有机物适合这些霉菌生长,我们要保存的话就要干燥的环境。) 师:这些霉菌从空气中来,要保存的话应该要低温干燥,这些东西上容易长是因为有水分和有机物,低温干燥并密封。 链接生活,新闻热点 有人因为吃了发霉的食物,然后住院中毒,有的老人家很节俭,说发霉的食物上面的切掉,下面的就可以吃,可不可以呢?虽然下面表面上发霉,但是里面有什么?营养菌丝,所以不要吃发霉的食物。 第二个就是吃了毒蘑菇然后中毒了,你得出什么样的启示。 不要随意采摘野生的蘑菇菌吃 五、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 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本节内容 真菌可以根据细胞数目的多少分为? 构成真菌的细胞都有哪些结构?(细胞结构: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青霉有两种菌丝:营养菌丝和直立菌丝,而蘑菇从上往下是菌盖、菌柄、菌丝) 真菌的营养方式都是? 真菌的生殖方式是?酵母菌还可以进行? 巩固训练:课后活动 作业一:制作孢子印 1. 选取一个较大的新鲜蘑菇,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将菌盖从菌柄上取下来。 2. 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或玻璃板上,扣上培养皿或玻璃杯,以免散落的孢子被风吹散。 3. 第二天,拿开培养皿(或玻璃板)和菌盖,就可以看到在白纸或玻璃板上留下与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状孢子印。 4. 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用放大镜观察孢子的大小和颜色。 作业二:用菌棒培养蘑菇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个实践活动得出本节内容的基本概念。在讲解真菌与人类生活的联系时,教师结合新闻热点讲解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存食品和衣物以及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蘑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