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无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无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
1、 设计思路
这节课的内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深奥和抽象,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常见的或亲身体验过的生活现象入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多以熟悉的事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本节课通过设计“抓手指”小游戏,先引入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然后举一些实例,让学生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反射”的概念,通过探究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活动,结合讨论、交流、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总结出反射弧的结构,并辨别简单发射和复杂反射,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总体来说,就是从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实例,抽象概况等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观察,思考、分析、讨论等一步步来获取生物学重要概念。
二、教材分析
同传统教材相比,本章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有关结构、生理机制等内容做了适当的简化,如神经系统的组成、反射的类型等。在教学中将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求全,避免过难过深。本节内容前面承接神经系统的组成,后面为激素调节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它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本节通过对“膝跳反射”实验的分析,明确了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和主要特点,再以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为例,分析、归纳出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定义和主要特点,并总结了形成条件反射的一般规律,特别说明了人类能够形成以语言为抽象信号刺激的特有复杂反射,以此作为人类与动物在高级神经调节方式上的本质区别。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完抽象的神经系统的组成一节,虽对神经系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理解并不透彻,而本节内容既抽象又深奥,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会更加难理解,但是很多跟反射有关的生活经历他们并不陌生,手被尖锐的物品扎了以后,很快就会缩回来,这是学生都有过的生活经历,因此可以利用各种熟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抽象出并建构反射的概念。但是手为什么会缩回来学生未必很清楚,由此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来展开反射弧结构的学习,而且七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感性认识更重要,因此对于课本上面的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两个实验会特别的想参与,所以利用学生这方面的心理特点,可以在老师的启发下一步步来获取反射和反射弧等生物学重要概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确立的依据分析:初一的学生对神经调节比较感兴趣,但是由于这节课的许多概念都较抽象,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一些形象的事例或者实验的分析来达到突破难点的效果。
教学重点: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举例说出反射的类型。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比较抽象,通过对“膝跳反射”等多种学生熟悉的现象分析,通过比较总结概括出反射的概念,初步建构反射概念的框架,从而明确反射时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反射并说出归类的理由。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概括完成对重要概念反射和反射弧的理解。
分析:重要概念的教学已经成为初中生物学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但是对于重要概念很多老师往往是通过把概念“给”学生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获得概念的过程,因此把如何通过大家的合作完成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设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以膝跳反射实验等为例说出什么是反射。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3)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等,能得出反射弧是构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2)通过联系实际,运用生活实例来理解反射和反射弧及反射的类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生物适应环境等生物学观点。
(2)认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复杂反射,需要不断反复的学习记忆巩固学习内容。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活动1:“抓手指”游戏——引入课题 请两位同学到台上来互相配合完成“抓手指”游戏,游戏规则:两个同学一组,甲同学左手藏背后,伸出右手的食指,指尖朝上,乙同学右手摊开,掌心向下,并离甲同学指尖2cm左右。准备好后,听老师喊“开始”,这时乙去抓甲的手指,甲缩手,抓到为胜,然后重复5次。设问:参与这个游戏的主要是我们身体的哪些系统呢?问:在听到老师喊“开始”时,手就做出了“抓”或者“逃”的动作,这个过程主要由哪个系统进行调节的呢?很好,就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板书:神经调节)讲述:讲述: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活动有很多,比如学骑自行车,一出生就会吮吸母乳,手指碰到针状物会马上缩回来,还有比如(手在某个同学面前晃动一下),我刚才手在该同学眼前晃动一下,她会眨眼(同时在黑板上板书),所有这些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完成,那么它是如何调节这些活动的?也就是说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呢?(引入课题,板书) 两位学生上台玩游戏!(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这些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才能完成的。思考后回答(反射)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可以提高学生对神经系统是如何调节人体活动的这个问题更加感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在通过另外几个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一步步接近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在举例的过程中一边板书副板,为后面的建构概念做好准备。
活动2:通过膝跳反射实验和平时的例子建构反射的概念 讲述: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个膝跳反射的实验来亲身感受下反射的行为,先看书本,明确此实验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请两位学生到教室前面尝试下膝跳反射,同时请一位同学来旁白步骤。在同学之间完成膝跳反射实验之后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2.所有同学的反应都一样吗?有无规律?3.这种反应时生来就有的,还是在生活中逐渐获得的?3.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4.婴儿为什么不能像正常成年人一样控制排尿?引导学生找出以上生活中一些例子和膝跳反射的共性或规律,进而让学生抽象出反射的概念,并指明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看完注意事项和演示要点之后,同桌之间互为一组完成膝跳反射实验。小组讨论,进行交流并派代表回答。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板书中的例子总结一些规律和共性,进而抽象出反射的概念。 将平时的视频演示改成真人演示,学生会更感兴趣,特别是通过观看同学之间的演示和同学之间互相做膝跳反射的实验来达成对反射的进一步认识,将这个非常抽象的知识转换成学生对它的感知,也就是变成了感性了解的过程。在学生完成膝跳反射的体验之后,引导学生找出前面所列的生活中一些例子和膝跳反射的共性或规律,进而抽象出反射的概念,进行概念的建构,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得到概念,而非来给给予的概念,更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
活动3:通过生活中一些前概念(如含羞草遇到碰触叶片合拢等例子)进行反射概念的辨析,进一步强化反射的概念。活动4:运用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引入“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学习。活动5:举一反三,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反射并归类,说出分类的依据并总结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活动6:通过“吃”杨梅活动,完成对本节课内容的小结。课堂作业 以下现象属于反射吗?1.含羞草遇手碰触叶片合拢2.朵朵葵花向太阳3.草履虫趋向肉汁以膝跳反射为例,呈现该反射的反射弧视频。请一位同学上前完成“手遇仙人掌”缩手反射的实验,进而再次播放缩手反射的反射弧视频,再次强化反射弧这个陌生的知识。小结:通过分析以上两个实例可以看出: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来完成的,人体能完成许多的反射,具有许许多多的反射弧,但它们有着共同的结构模式(学生看书)教师板图反射弧模式图,学生上来写出各结构名称。回访刚才完成“手遇仙人掌”缩手反射的实验的同学,刚才手被刺的过程中是先缩手,还是先感到疼?解释: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而痛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各种反射,那么你们能再次举出反射的例子并将它们进行归类吗?教师再次利用黑板上的副板书来配合学生的描述进行归类,并根据学生的描述呈现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别。分析实例,看到和吃杨梅实物,以及看到、听到“杨梅”文字等所对应的应该属于哪种反射,。请两位同学吃杨梅,并让其回答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射行为,反射弧结构以及其中的反射类型,从而通过此活动完成一节课知识的串联,达到运用知识和小结的目标。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射弧 C.神经元 D.膝跳反射2、在一个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被截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不能完成B.反射活动能完成C.神经冲动能传到效应器D.感受器不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3、下列反射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是( )A.膝跳反射 B.吮吸反射 C.缩手反射 D.谈虎色变 学生讨论回答并说明是否属于的理由。观看视频,并思考出现的几个新概念。一位男生上来完成缩手反射的实验学生再次明确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学生书写各结构名称。(先缩手)学生聆听举例说出生活中的反射并归类,说出分类的依据,并总结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学生分析在吃杨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小结。学生思考后完成。 通过生活中一些易错的例子让学生辨析,进一步强化反射的概念。生物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这个生物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从此观点自然的引入反射弧知识的学习,但反射弧对于学生来说,这5个步骤的名称就相当的陌生,因为就要让学生通过自我感知的过程来消化效果会更好!因此利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视频让他们自己先对反射弧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通过老师一步步的讲解,将这些外在的难懂的知识点慢慢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使他们不至于生搬硬套,能够起到很好的内化知识的效果。通过生活中很多见的例子来分析反射的类型,让学生感觉很亲切,觉得生物学知识和现象其实就是存在于自己的身边,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再次培养了他们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够更好的判断两种类型,并知道判断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关键点。通过吃杨梅的活动,让学生再次领会其实有关反射的一系列知识都是存在于我们的基本生活当中,从而对此知识更加的亲切,更易理解,也可以通过这个活动作为一个别样的课堂小结。通过适当和适量的练习,可以有目的的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运用和巩固。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应迅速正确叩击受试同学的( )
A、膝盖 B、膝盖下韧带 C、小腿 D、大腿
2.下列生理活动属于反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向日葵的花盘总朝向太阳转动 ②新生的婴儿会吃奶 ③斑马逃避狮的追捕 ④植物的根向地生长 ⑤白细胞吞噬病菌 ⑥小乐躲开飞来的石块 ⑦鸟听到枪声飞走 ⑧草履虫从有冰一端游向无冰一端 ⑨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分泌唾液 ⑩皮肤出血后血液逐渐凝固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它是指人体通过_________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的反应。这种方式是通过_________来完成的。
4、下图是反射弧的图,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1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_5__________
(2)用箭头和图中标号表示反射弧传导神经冲动的途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脊蛙反射试验中,脊髓破坏后,刺激1,是否发生搔扒反射?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于有些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例子非常有必要,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也容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同桌之间为一小组的合作教学模式的利用,更能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素养和解决有难度问题的能力。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策略主要是通过几个实验和游戏,抛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完成主动认知这几个重要概念的过程。
但是我发现在做膝跳反射实验时,我看到的第三、四组和前面的同学做得都非常好,因为过道较小的原因,就没有走到后面,但是在看课堂实录时才发现后面镜头下的两个女生还是叩击时小腿的反应不够明显,而且后面就在开玩笑,直接在膝盖上面叩击,所以关注后面的同学还是很重要的,还有就是因为本节课时间较紧,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较少些,如果能让学生多些时间思考,会更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