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一、本节教学内容的分析及处理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是人教社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立足于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营养的吸收 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必须依靠循环系统的运输功能才能实现营养物质的交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学生各自日常生活经验,描述血液的组成和主要功能,并归纳出血液的功能;掌握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能力目标——通过教师导学,学生能自主学习。
通过观察实验,学生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和伤口血液凝固等相关知识,学生会运所学知识解决、分析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索,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
【教学实施策略】
学生几乎都有流血、抽血等经历,对血液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学生大都不知道血液成分及其功能。因此,要重在采用多种手段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重在设计给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主动学习的过程;重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讨论质疑,使学生在思考问题中训练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
【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
1、课前准备新鲜的血液,放入抗凝剂,静置数小时,留待上课观察
2、作课件辅助教学
3、收集整理数份血液常规化验单,供学生分析。
学生
4、查阅有关血液方面的资料,预习课本相关知识。
二、案例设计
〖创设情境问题,组织教学〗
学生观看图片——医院抽血、验血和输血及白血病患者(大屏幕投影)
教师:上述图片和什么有关?关于血液同学们并不陌生,哪么,同学们对它知道多少呢?它对人体的健康有何重要意义?
〖从生活出发,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展示血常规化验单)有位病人到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做了一次血常规检查,请你帮帮忙,请帮帮他看生了什么病?
〖讲授新课〗
教师:(大屏投影课前习题)
画龙点睛 1.血液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2.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血液分层后,____ 在下层,呈现红色, _____ 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现白色。
3.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易与氧_____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4.白细胞_____细胞核,比红细胞_____ ,但数量少。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能穿过毛细血管,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______、________。
5.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 _____ 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当人体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释放与血液_______有关的物质,形成______堵塞伤口而止血。
6.血常规化验单中,RBC表示_____ ,WBC表示_____ ,Hb表示_____ ,PLT表示_____ 。
学生:讨论完成(不完全完成)
教师:请同学们请同学们拿出你们收集的血液,观察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有的凝固而有的分层?各层什么颜色?
学生:认真观察,积极讨论,得出结论:
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物质,它们的质量不一样,所以血液离心或静止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分成上层(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和下两层(深红色液体)以及中间一薄层白色物质。
教师:人体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丢失了什么成分?通常用何方法补充?由此说明血浆中含有什么成分?为什么把血液称作流动的组织?
教师:请同学们进一步观察,(课件展示血浆成分示意图)并根据血浆的成分说出血浆可能具有的功能。
学生:看图、分析、推断了解血浆的组成和功能。
教师:根据学生作答作补充
教师:课件展示显微镜下的红细胞图,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显微镜下的中哪种血细胞的数量最多?2、如何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
3、少了什么细胞?为什么?
学生 1:红细胞数量最多,
学生2:白细胞最少,呈蓝色 (教师补充;细胞核被染成蓝色)
学生 3:没有血小板,太小啦
教师:课件展示三种血细胞的比较表,学生讨论并完成:
名称 形态结构 功能 正常值
红细胞 两面凹的圆饼型,无细胞核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男:(4.0~5.5)X1012个/L 女: (3.5~5.0)X1012个/L
血红蛋白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4~10)X109个/L
血小板 个体最小不规则,无细胞核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00~300)X109个/L
教师: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大屏投影倾斜静置10分钟的血红细胞图)为什么它的上面颜色要比下面红?这说明血红蛋白有什么特性?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补充血红蛋白在正常人体内的数量):
男:120—160g/L; 女:110—150g/L
教师: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某人面色苍白,突然晕倒,这是怎么回事,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教师根据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贫血相关知识)
教师:平常我们不小划破手指流血之后,一会血就会自然止住,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上课前我们出示了一张血常规化验单,现在请你帮忙诊断,这位患者患了什么病?(大屏幕投影患者血常规化验单)
学生:讨论交流根据上面的数值作出判断
教师:对知识的引申
如果单凭血常规上的化验值,能否说明被检人一定患了某种疾病,为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见解回答,教师总结(屏幕投影)
教师:课前各小组同学提交了你们在预习和查询资料中想到的一些问题,问题都很好,同学们的知识面广,有一些在学习过程中已经解决,还有,些问题我们大家一起来交流。
1、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2、发炎后流出的脓是什么
3.白细胞多就是白血病吗 4.血友病、血吸虫病、血癌都与血液有关吗
学生:据学过的知识,自己查寻的资料,分析交流,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教师:关于血液的成分和作用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吗
学生:概括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作课堂小结(幻灯片投影)
教师:最后请同学们关注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的研究,了解骨髓移植,学习为他人和社会奉献一份爰心的精神。
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师生共同商讨解决书后练习。
【课后巩固】
1、血浆的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 )
2、成熟的红细胞有细胞核。 ( )
3、白细胞有加速凝血和止血的作用。( )
4、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 )
5、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和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
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涂片时,看到的数量最多的细胞是( )
A.上皮细胞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2、.具有吞噬细菌功能的血细胞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血小板 D.白细胞
3、下列含有血红蛋白的是(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4、血液的成分中具有止血作用的是( )
A.红细胞 B.血浆 C.白细胞 D.血小板
【情感延伸】
我镇大湾矿中学的吕龙信同学不幸得了白血病,请你查一查白血病是一种什么病?如何治疗?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你该如何做呢
【板书设计】
血液的组成
营养
运输氧气
保持和防御
调节体温
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物
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
红细胞:运输氧气
白细胞:吞吃侵入人体的病菌
血细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