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设计一、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的内容。包括: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结构及反射的类型(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及探究“测定反应速度”。在本章教材中占重要地位。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及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时刻离不开神经系统的作用,我们就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出发,引导学生产生共鸣,触类旁通得出反射概念。趁热打铁体验“膝跳反射”,结合多媒体说出反射弧组成,将表面现象上升到直观的活动过程,加深理解。对于复杂反射和简单反射,依据课标,属于理解水平,知道他们的反射弧中神经中枢不同,能区分一些常见反射即可。探究“测定反应速度”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一个完整探究活动,包括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到实施计划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鉴于此,这部分内容有很大开放性,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所以安排在第二课时。本节知识点清晰。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组织好实验教学,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情分析 学生对神经调节的日常现象虽有一定的认识,也能列举出相应现象,但对“神经调节到底是怎样进行的”这样抽象的问题却很难理解。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容易失去兴趣,形成空壳概念。所以教师要多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出发,拉近科学知识与常识的距离。通过学生亲身实验和教师直观教学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让学生乐于学,在“做中学”。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说出反射弧的组成3、区别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技能目标:1、通过小组活动,提高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2、尝试在观察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资料观看中,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尝试能解释膝跳反射的本质。情感目标:1、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认同神经系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反射弧的组成难点 反射弧的组成2、膝跳反射的发生过程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 1、教学条件分析上课地点为中学生物实验室,相应的实验设施设备齐全,多媒体条件良好。2、教学策略与手段通过播放有趣视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本课的欲望;通过调动学生经验储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学生自主总结出反射的三个关键词,从而说出反射的概念,既符合概念教学,又使学生收获自信心;以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实验和多媒体课件展示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膝跳反射,在实验过程中加以指导,并让各小组课前培训的小老师发挥组织指导作用,形成组内的互助互促,使绝大部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并能总结汇报;通过小游戏进行知识检测,对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在“人物故事”环节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神经系统的重要性,并激励学生面对挫折能勇敢向上。二、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宗旨与意图反射 导课 1、播放“可爱大熊猫”视频。提问:主要是哪个系统参与?导出本课题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观看,忍不住哈哈笑说出神经系统 创设情境,导出神经系统。课堂气氛轻松,提高学习热情,而且面向全体学生。新授 1、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其他反射的例子2、提示学生总结这些反射的3的共性(关键词),引导学生说出反射的概念。3、大屏幕出示其他生物反射图片,以及含羞草图片,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只有符合“刺激、神经系统、反应”才能叫做反射。三者缺一不可。 1、举例说出2、说出3个共性:刺激、神经系统、反应,并由此总结出反射的概念。3、思考,分析,回答 分3个水平让学生逐步认识反射:①了解水平:通过教师介绍反射,调动经验储备,举出例子,调动学习积极性。②理解水平:在知道一些现象属于反射后,思考反射定义,通过3个关键词对反射加以界定,即由“是什么”上升到“为什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印象深刻,学生有成就感。③应用水平:通过“考考你”环节对不同生物现象的判断,让学生应用抽象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反射现象。这样逐层递进,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反射弧 新授 1、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自主学习并亲身实验验膝跳反射,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实验膝跳反射的注意事项。2、组织小组汇报:实验现象、成败理由。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分析具体原因。3、通过Flash辅助引导学生分析膝跳反射发生的原理,并完成反射弧的组成排序(贴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说出膝跳反射各部分的具体名称。强调是下意识的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4、进一步巩固:课前看到有趣视频大笑的反射弧是怎样的?提示神经中枢是否和膝跳反射一样? 1、小组合作,完成膝跳反射实验。2、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析失败原因,小组互评。3、观看Flash,思考,并完成反射弧5个结构的排序: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4、说出该反射弧,找出两个反射弧的不同 用“膝跳反射”承上启下过渡,趁学生还热情未减之时安排实验,进一步感受反射。实验采用自主学习法,强化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小组内由小老师组织指导,这都是顺利完成实验的关键。实验结束后的总结分析也是对知识点“反射弧”的导出。反射弧的完成是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采用Flash辅助,让学生参与排序,降低了难度。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新授 1、出示表格(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和“看到有趣东西哈哈笑”反射的反射弧),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2、小游戏,“找朋友”,对知识进行形成性评价。3、教材实例:手拿烫馒头。帮助学生分析问题。4、反问:如果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我们会怎样?“人物故事”列出霍金、桑兰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反射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及神经系统健康的重要性。5、大屏幕列出一些老师给大家的温馨提示,使保护神经系统深入人心。 1、总结2、兴致盎然参加小游戏,找到自己的位置。3、很容易分析出这是一种对自身的保护。4、自由发挥说出学生们知道的两个人物的故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5、观看,认同。 1、表格形式一目了然,便于理解。2、小游戏:通过学生自己判定找到位置巩固知识,印象深刻。3、回归教材4、此处应是学生学完本课的有感而发,尤其知道了一些关于神经系统保护的知识后,是本堂课的升华。课堂练习 选题意图:反射弧结构是本节重难点,其组成及应用也是中考常见题型,而且与实际联系紧密,适合设计一些填空填图题。而复杂反射和简单反射课标要求只需区分即可,所以设计了选择题。1、(1)写出下列字母所指部位的名称:a_______感受器c_______神经中枢d_________传出神经(2)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某一反射的反射弧 ____→____→____→____→____a→b→c→d→e(3)若反射弧中的d结构发生障碍时,反射活动还能进行吗?为什么?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类型有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下列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A.向日葵向太阳生长 B.膝跳反射 C.看电影感动得流泪 D.听到老师的点名马上站起来不能课堂小结 结课环节虽然只有寥寥几句,但却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及肯定。本堂课通过学生汇报小结的形式总结强调重点及重要概念,以明确知识框架及本节课与整章内容的联系,效果良好。一、反射 1. 概念: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刺激,做出有规律性的反应。 2. 种类:简单的反射:生来就有的 复杂的反射:人类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步形成的。 3.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二、实例:膝跳反射三、板书设计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五、教学反思:生活是学习生物学的资源,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一旦与生物学习实践发生联系,不但会促进感悟的深入,还会带来经验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这节课的的设计尽量捕捉生物学与学生生活的交集,通过唤醒生活,使生物在鲜活的“生活”嫁接中获得生命活力。利用这种熟悉的生活体验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复杂的东西简约化,学生能始终保持积极性和参与度。如何形象、生动地使学生了解反射是本节教学难点之一,设计时我以精彩视频资料开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列举事例-总结归纳关键词-得出概念-巩固判断”逐级学习“反射”,对于反射的概念,并没有直接给出,而是分解成三个层次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反射的概念,将知识点落实到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以“膝跳反射”的实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反射的发生过程,即“反射弧的组成”时,学生自主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通过几个问题提示,学生顺利通过分析、几经周折,找到反射弧几个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复杂反射的建立是通过比较分析两种反射的不同来讲解的。而小游戏环节能让学生对于反射类型的学习更加深刻。这一节课的爱心小贴士是亮点,倾注了对于学生的关爱。在反馈练习环节上,可以再递增难度梯度,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