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一、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
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放在《人体的营养》一章之后讲述,是为了进一步学习下节课《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打下基础,做好知识铺垫。
学情分析 呼吸是人体生存的基本生理活动,学生本身知道只要人活着就必须进行呼吸作用,鼻是用来呼吸的器官,但对呼吸时还有哪些器官参与,这些器官对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作用,了解比较少。根据初一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好奇心强,对于枯燥的和深奥的描述缺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过渡的经验,思维模式仍然有明显的形象思维痕迹,对交流的本质的分析尚不够深入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多引用资料、图片、实物 ,结合运用多媒体,多联系贴近生活的事例,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和呼吸道内与其作用相关的结构。 3、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技能目标: 通过对猪的部分呼吸道器官观察、实验解读人体呼吸道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特征,培养学生善问、善析、善研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在了解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懂得呼吸系统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自觉养成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食不言的好习惯。 2、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爱护、保护环境使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观察实验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难点 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 猪的呼吸部分系统实物、多媒体课件、教具
二、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宗旨与意图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二、分析呼吸道结构如何保证气体畅通三、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四、呼吸系统的保健性五、生活经验补充 多媒体导入创设情境实验观察:猪的部分呼吸系统视频及资料分析资料分析 用幻灯片展示几种呼吸场景1、洁净清新的空气里欢畅的呼吸。2、雾霾天气里,PM2.5严重超标,行人捂着鼻子、戴着口罩急促呼吸分发实验用品及学案 1.指导呼吸系统观察实验2.指导学生观察下呼 吸道构成及特点强调呼吸道哪些特征保证气体顺利通过(并提问:若将此系统分成两部分怎么分分类依据)3.养成“食不言”的好习惯——会厌软骨4.指导学生继续观察气管、肺推测气管和肺脏之间的关系5.演示实验通过气管向猪肺内吹气提醒学生勿模仿1播放视频—鼻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2观察气管内部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分析3观察气管与肺局部切开的关系 指导学生阅教材思考问题用幻灯片展示呼 吸场景说明吸烟、沙尘暴、化工厂排放有害物质会诱发肺炎、哮喘等多种疾病。观看呼吸系统疾病视频及图片说明呼吸系统疾病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3发音与“喉”部声带的关系保护嗓子提问:北欧人的鼻子大一些鼻梁长一些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是如何适应?想一想如何才能温暖空气 提示学生回想生活经验冬天用嘴呼吸的感受。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计算成人一天的通气量思考:PM2.5严重超标时捂鼻、戴普通口罩保护作用大吗?1分组、初步观察实验材料:气管、支气管下呼吸道、肺 根据实验材料将学案、书上呼吸系统模式图填好。2观察“C”形软骨环3观察气管与肺局部切开的关系小组活动:观察实验:鼻为起始咽喉其次气管、支气管占据了呼吸道的主体部分。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分析图片、文字资料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向咽喉的方向不停的摆动把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并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 ——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有可能通过痰液传播呼吸系统的传染病。 学生谈自己感受 :1人可以适应环境但是有限的。 2我们必须保护自己生存、呼吸的环境。 通过计算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通气量与人体的呼吸系统有关,人类的呼吸、身体健康和大气质量密切相关,因此保护环境对每个人的健康至关重要。通过观察、识图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懂得“食不言”的科学依据通过观察、体验使学生理解呼吸道构造有助于气流通畅,以及气管、支气管和肺脏的关系是怎样的,它们是保证气体通畅的基础。通过对痰的产生的学习,知道随地吐痰的害处。 从而深刻认识到文明吐痰、打喷嚏的重要。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让学生体会到: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关、联系最紧密的系统之一呼吸系统疾病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这与日益恶化的空气质量有关。
课堂练习 教材P44-1:通过图表题的练习,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教材P44-2:通过简答题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使学生了解保持呼吸道畅通的重要性。教材P44-4:通过此题再次强调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课堂小结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肺 二、呼吸道的作用 1、气体的通道 2、对空气进行处理湿润、温暖、清洁
三、板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四、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的做法是试图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卫生常识满足学生的需要、探究试验促进学生的发展。 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既然研究人体结构就要引导学生发掘自己身体的精妙之处,通过体会鼻的功能,触摸气管的质地感受吞咽、发音的功能,认同保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卫生常识满足学生的需要。在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普及呼吸系统卫生常识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能过视频、图片和实物观察强化学生“不吸烟”“不应随地吐痰”“食不言”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强化人类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和谐统一,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探究实验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这节课中我加入了观察猪的部分呼吸系统的结构,从而使抽象不直观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不但降低了难度,更提高了趣味性。同时,通过向肺内吹气引发学生探究呼吸道通气功能的热情,指导学生触摸气管、肺脏感受其质地最终理解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呼吸道




气管
支气管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系统
功能:温暖、清洁和湿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