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4.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4.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案

资源简介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输送血液的泵,能够自动地收缩和舒张以推动血液在身体内流动。本节知识点和难点较多,是这一学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节内容为学习“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观。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心脏的实验探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3)情感目标
明确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3.教学重点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4.教学难点
通过对心脏各腔室壁、瓣膜的观察,从而推测出其各自的功能,更好的理解心脏作为“泵”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他们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人的消化和呼吸等,知道氧气和营养物质是靠血液来运输的;并且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已经对心脏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知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和直观。
三、教学策略
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过程中,要准备人的心脏模型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并以动画和图片展示以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在本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课前将学生分为6——8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来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观察来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准备
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心脏模型,安排学生课前预习
五、 教学过程
导入:一个小谜语引入本节课题。
胸中有个大桃子,拳头大小差不离,劳逸结合巧安排,任劳任怨干到底。打一个人体器官?那是什么结构呢?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说出心脏,引出课题。展出学习目标。
推入新课:
(一)、心脏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同学们想知道心脏的位置吗?请按照老师要求做:让学生在教室内做深蹲10秒,然后手捂胸部摸到心脏的位置,感受心脏的跳动,说出心脏大致位置。
利用PPT出示了两张图片,真实生动地展现心脏的位置,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描述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心脏位于胸腔,两肺之间略偏左)
(二)、心脏的结构及其功能
请小组同学合作,参照课本上的彩图,探究解剖好的心脏,了解心脏的结构。
通过设置的几个问题逐个探究(小组合作,锻炼的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并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引导学生观察心脏,认识心脏的背腹、左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找到心脏的四腔,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图片、PPT展示、人的心脏模型明确四腔的名称。小游戏(写有心脏四个腔名称的小标签贴到心脏四个腔的相应位置上看哪个组贴的又快又好,让学生更快更直观的了解心脏四腔位置)
3、心脏四腔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观察心脏模型观察四腔之间的关系,看心脏的左右心房、左右心室是否相通,再观察右心房与右心室是否相通、左心房与左心室是否相通。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4、与心脏四腔相连接的血管是什么?
通过教材图示、心脏模型明确与心脏四腔相连接的血管.游戏“找朋友”一名学生代表心脏某腔,另一名学生迅速代表血管找出相对应的,把他们位置迅速打乱,看谁在短时间内能找到自己的那个“朋友”
5、指导学生用收捏心脏的壁并提问:心脏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肌肉组织。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肌肉组织的特点——能收缩和舒张,由此提出心脏的跳动实际上是肌肉在不停的收缩和舒张。
6心脏四腔,哪个腔的壁最厚,哪个最薄?
引导学生根据心脏四腔的厚薄情况联系与四腔连接的血管名称,找出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并做出总结。
7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
瓣膜①位置:(通过模型、图示寻找并明确其名称)
7、学生们再小组内热烈讨论,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最后共同总结并认识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三)心脏的工作原理
出示心脏工作的示意图。小组讨论:心脏是怎样工作的?再共同总结。正是心脏自主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才得以发挥泵的能力,不断地将血液泵至全身。那么,血液在人体内是怎样进行循环流动的呢?下节课再来一起探讨。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通过小结学生更加明确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并通过问题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生物科学素养,从中认识到加强体育锻炼对于心脏的影响,实现本节情感目标).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三 心脏的工作原理
七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心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这个内容,所涉及的概念和名词也比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先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的,活动起来才能有序,并从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这个主要知识内容上,通过学生活动(分组观察、思考讨论)来完成,不足之处时间分配上不够合理,在以后的教学中课堂组织应紧凑些,注意时间上控制和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收与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