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6.2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6.2神经系统的组成教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4.6.2 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学目标:
1.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功能上的关系;
2.解释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
教学重点:
1.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难点:
1.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讨论观察相结合,师生共同参与、探索,通过各种实际例子,掌握有关听觉以及耳的各种知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看生动的足球“点球大战”精彩片段并思考:守门员应具备什么样条件才能准确扑到足球?哪个因素最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能说明一个人的反应速度快慢呢?
二、学习新知
1.(读教材第97页《资料分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并对问题作出假设。
(每个小组分析一个病例,给出假设性的解释)
讨论完毕后,请同学对以上发言作出小结。
小结:1.神经系统控制身体的各个部分;2.神经系统中任何部分的损伤都会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3.如果神经系统受伤,即使器官完好无损,也会不能工作,等等。
1)从结构功能看,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我们把这两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
2)脑神经和脊神经共同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
3)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2. 仔细观察神经系统的分布有何特点?
中间的脑(brain)和脊髓(spinal cord)的部分为中枢神经系统;
由它们向四周发出的脑神经和脊神经称为周围神经系统;
3.仔细阅读教材98页图中的文字,了解大脑、小脑、脊髓和神经的功能,用这些知识再次分析97页的资料。
如果我们对生物体进行解剖的话,能看见神经系统吗?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脑和脊髓位于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所以叫中枢神经系统;而它们发出的神位于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所以叫周围神经系统。
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神经又可以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
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具有感觉、运动、语言、听觉、视觉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叫神经中枢。
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有许多凹沟。这样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和神经细胞的数量。
4.大脑发出的指令,甚至可以很快地到达脚尖,可见神经系统的传递能力是很强的。我们就不免会想到:是什么样的组成成分使它具有这样的功能的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想怎样来进行研究呢?
(1)神经元在结构上与人体其它细胞相比有哪些相同的结构和特殊的结构?
神经元与一般的细胞相比,相同的结构是都有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不同的是它有呈树枝状的突起。
(2)这些突起有什么特点?
神经元细胞的突起有的很长,有的较短因此,神元是人体最长的细胞,就是因为它的突起很长。
(3)什么叫神经纤维?什么叫神经末梢?什么叫神经?
神经纤维就是由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包一层鞘构成的。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枝叫神经末梢。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一层膜,就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冲动的传递: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
5.请仔细观察神经细胞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是否和它的功能相适应?
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由突起和细胞体两部分组成。
突起又分轴突和树突两部分。轴突外表有一层髓鞘包围,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元从结构上看与其他细胞有共同点,也有自身的特点。那么共同点是什么?
1)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神经元有很多突起,有的长、有的短。
3)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再包膜,就构成一条神经。神经纤维的末端有许多细小的分支,叫神经末梢。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形成了复杂的络,这个络就是人体内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
6.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和神经原的特点,推测并想象一下神经细胞如何进行工作?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二、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