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题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目 (1)说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和游戏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肢体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明确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2)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热爱科学的态度。学会善待动物,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教学重点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2)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教学难点 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1课件展示:“女娲造人”图片我们人类从何而来 我国早就有“女娲造人”的传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为了揭开自身的谜团,人类探寻的脚步从未停止,今天,我们就踏着前人的足迹,追寻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入2我们人类今天居住的地球是一个鸟语花香、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这个世界生存的生物是经过大约35亿年的漫长时间进化而来的。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的生命类群一个接一个地灭绝,新的类群又不断出现。那么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1.走近科学家课件展示:有关达尔文的资料教师讲述: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书中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达尔文在比较人与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从此,神创论观点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备注续表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请学生阅读教材P3,观察思考:课件展示四种类人猿图片,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和生活经验自学、反馈,师生共同总结观察与思考中的问题:(1)①长臂猿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黑猩猩分布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猩猩分布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大猩猩分布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②这些类人猿都以果实、嫩芽、昆虫等为食物;没有语言和文字交流;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2)在回答类人猿和人类根本区别时,教师提示学生从运动方式、制造工具、脑容量等方面思考,师生共同总结:类人猿现代人运动方式臂行直立行走制造工具的能力可以使用工具但不能制造复杂工具能制造和使用简单或复杂的工具脑的发育程度脑容量小(400 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脑容量大(1 200 mL),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能力(3)学生根据现代地球上人口数量增长对生活物资需求量加大,会使类人猿的生存空间减少以及环境污染及人类的乱捕滥杀等方面回答。3.从猿到人的进化(过渡)人类与古猿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但是差别的地方更多。什么原因使得树栖的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 (1)环境的变化课件展示:森林古猿生活场景复原图和稀树草原学生阅读教材P4,思考:1千万至2千万年前,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 对当时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观察,大胆猜测,教师鼓励、点拨:地壳运动剧烈,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的变化。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被迫到地面上生活,走向了演化为人类的艰难历程。森林古猿的另一支,继续留在森林过树栖生活,生活环境没变化,从而进化成现在的类人猿。(2)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证据——化石课件展示:“露西”化石与人类骨骼,观察思考:①“露西”少女的上肢和下肢有什么区别 ②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猜想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师生共同总结:①“露西”的化石上肢较细、下肢粗壮。②可以确定“露西”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备注续表(3)人类进化的过程(过渡)下地的森林古猿,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被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①课件展示: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遗物——石器,观察思考:古人类用图中所示的石块做什么 从石块的形状推测,古人类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师生共同总结: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具有制造和使用石器的能力。(教师讲述)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课本剧】目的:体会语言在人类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给人们带来的便捷,比较一下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言的不同。游戏规则:全班同学分成2组,一组完成传话游戏,一组完成我来比划你来猜游戏,并且共同表达一个主题。例如“周末去哪里玩 ”或者“晚上我们去打篮球”等。通过两组学生的表现,可以得出结论:人类创造了语言来解决交流的困难。②课件展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讨论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顺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畅所欲言,教师鼓励,师生共同总结:直立行走→制造简单工具→能够用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③继续观察思考:人类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哪些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 播放视频:人类的起源学生观察图片、视频,尝试总结:运动方式: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劳动方面: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在劳动中产生语言)。穿衣方面: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4)拓展延伸①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类吗 不能,因为环境的变化和选择等不能重演。②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人类应当保护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每一种生物都是生物圈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对于一些珍稀、濒危的现代类人猿,人类应当加大保护力度,建立现代类人猿自然保护区,等等。 备注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续表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 D )A.牛顿 B.雷迪 C.孟德尔 D.达尔文2.人类起源于( C )A.类人猿 B.黑猩猩 C.森林古猿 D.长臂猿3.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C )A.黑猩猩 B.大猩猩 C.狒狒 D.长臂猿4.少女露西被认定属于古人类而不是类人猿的主要原因是( C )A.制造工具 B.大脑发达 C.直立行走 D.使用语言5.摄影师用镜头捕捉到迈阿密公园的未成年猩猩Alice的成长宣言,他双手捶胸试着模仿“猩爸”,像是表示要长得跟他父亲一样强壮。幼年猩猩学习的方法和人类孩子的非常类似——就是重复成年个体的举止行为。以下关于此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人类和猩猩有一定的亲缘关系B.猩猩的群体中也产生了语言C.猩猩和人类一样能直立行走D.猩猩的大脑和人类一样都很发达6.下图表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A的生活方式由以 树栖 生活为主转变为 下地 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环境的改变(或森林的减少) 。 (2)由图可以看出,人类的体型一代一代地向着 直立行走 的方向发展,这样使 上肢 得到解放,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工具,再到制造工具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这个过程中同时促进了 脑 的发育。 (3)现在的黑猩猩能够利用树枝取食洞穴中的蚂蚁,与人类使用工具的不同是 黑猩猩使用的是天然工具 。 课堂反思:本节课知识比较抽象,但学生对这些知识非常感兴趣。为了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我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沉浸在老师有意制造的氛围里,找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