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教学目标1.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2.了解生物分类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及整理分析问题的能力。4.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关注生物的生存情况。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调查法的一般步骤。2.对生物进行分类。教学难点:制作调查计划。编写调查报告。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各种各样生物的图片)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周围生活着许多的生物,大家都认识他们吗?大家都了解他们吗?老师这里有几幅随手在身边拍下来的生物图片,大家看看你们都是认识他们吗?进而引出本节课题——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新课讲授】(一)调查法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周围,除了上面提到过的生物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生物啊?它们都藏在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如果想要了解一下这些生物需要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想一想,讨论讨论。学生:回答问题,例如观察法。教师:除了同学们说的方法外,我们还有一套属于生物学上的方法——调查法。并提问:什么是调查法呢?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调查法。即调查法是指为了达到设想目标指定某些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的手机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方法。例如人口普查,森林资源调查。教师:我们本次就本学校范围内展开一次调查。那我们调查什么内容呢?教师:刚才同学们在讨论的时候,我们就渐渐的完成了调查的第一步——明确调查目标。那本次我们调查的目标就是校园内的生物情况。在明确调查目的及调查地点以后,我们就要根据地点的选择,选择不同的工具来辅助我们进行调查。这些工作完成以后才可以正式的开始我们的调查工作。同学们想一下,接下来我们是开始调查呢?还是在做一些具体的准备呢?教师:根据刚刚的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制定调查计划。同时通过阅读教材和分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提出问题:(1)你为什么调查?你要调查什么 (2)你用什么方式和工具进行调查?(3)你调查的工作步骤是什么呢?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回答问题。(1)了解校园环境中的生物,了解所看到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调查校园内的生物情况。(2)调查表,笔,望远镜,照相机等。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0-11页,引导学生简述调查的方法,要求和步骤。学生:简述调查的方法,要求和步骤。1.调查的方法(1)全面调查(普查):对调查结果要求精确(如人口普查),或对象数量较少,范围较小。(2)抽样调查:调查范围较大,对象太多时,随机选取一部分进行调查。2.调查的要求(1)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3)如实记录。(4)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3.调查的步骤(1)选择调查范围教师: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的调查范围。学校这大的地方我们需要将其分化为几个区域,以便于开展调查。(2)分组教师:区域已经划分完成了,那我们是不是应该也把同学也分成几个小组啊,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每个小组中应该有几名成员合适啊。小组中,应有一名小组长带领着各小组进行调查的各项共作,一至二名观察员负责观察所在区域的生物情况,一至二名记录员负责记录观察员观察到的生物,一名绘制员绘制或拍摄记录过的生物,以免重复记录。下面进行分组和确定各成员身份。(3)设计调查路线教师:每个小组的成员也确定完成了。每片区域的面积都比较大我们就要对我们的行动路线或调查路线,进行规划,防止我们调查有所遗漏或有重复的地方,下面请各小组组长上前抽取调查区域,小组内根据调查区域制定各小组的行动路线。(4)调查记录教师:在调查的时候我们也不能随意的把观察到生物记录到板子上,那样不利于调查完成后的汇报工作,所以我们就要设计一份调查表,这张表上的内容就需要先组成员自己去定了。这是老师设计的一份调查表,同学们可以参考着来设计各组的调查表。(5)归类将归好类的生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在笔记本上。(6)调查中的注意事项a.设计合适的调查表,认真记录。b.如实记录,不能凭个人爱好。c.不损害动植物,不破坏环境。d.注意自身安全,不爬高,不下水,集体行动。(二)生物分类教师:在同学们调查完以后,就可以把调查表给老师了,但是你们需要将你们的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后再交给我。学生:填写调查表,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整理。教师:同学们在分类的时候可以以什么为依据呢?请同学们会想一想在生活中都见过那些分类方式啊。学生:思考,确定分类依据并进行分类整理。教师:对学生的调查表进行评价,并对生物的分类进行总结。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和其它(细菌,真菌,病毒)。2.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和水生。3.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畜,家禽和宠物。教师:那我们将生物进行分类又有什么意义呢?总结:对生物进行归类有利于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从而合理地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三)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调查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分组②选择凋查路线③选择调查范围④归类⑤调查、记录⑥将归好类的生物资料进行整理A. ①②③④⑤⑥B. ②①③④⑤⑥C. ②①④③⑤⑥D. ③①②⑤④⑥参考答案:D。解析: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数据,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六、撰写调查报告。2.下列生物归类正确的是( )A.螃蟹、蜘蛛、西瓜为陆生生物B.虫草、雪莲、玉蜀黍为药用作物C.水稻、玉米、黄豆为作物D.海带、海草、水螅为植物参考答案:C。解析:A.螃蟹为水生生物;蜘蛛、西瓜为陆生生物;B.虫草、雪莲、为药用作物;玉蜀黍为作物;C.水稻、玉米、黄豆为作物。分类正确;D.海带、海草、为植物;水螅为动物。故选C。3. 在教材中引用了一段鲁迅先生的文章如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是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描写的身边的生物世界。这段文字中说到哪些植物?又提到哪些昆虫和鸟类?它们栖息的环境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植物:皂荚树、桑葚、菜、树、菜花、草。昆虫:蝉、黄蜂、油蛉、蟋蟀。鸟:叫天子。生活环境:蝉(树上)、黄蜂(伏在菜花上)、油蛉(泥墙根处)、蟋蟀(泥墙根处)、叫天子(云雀)(草丛中)。解析:生物的分类标准主要有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用途等。了解不同生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征是给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文中提到的植物,有的是具体的植物名称,如皂荚树、桑椹,有的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如菜、树、菜花、草。文中提到的昆虫及其栖息环境是蝉(树上)、黄蜂(伏在菜花上)、油蛉(泥墙根处)、蟋蟀(泥墙根处)。文中提到的鸟类及其栖息环境是叫天子(云雀)(草丛中)。(四)课堂小结怎样进行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1.全面调查(普查):对调查结果要求精确(如人口普查),或对象数量较少,范围较小。2.抽样调查:调查范围较大,对象太多时,随机选取一部分进行调查。二、调查的要求1.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3.如实记录。4.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三、调查的步骤1.选择调查范围(小区或学校的生物)。2.分组,6-8个人为一组。3.设计调查路线,准备材料用具。4.调查(注意事项)。5.归类(分类方法)6.整理四、分类方法1.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根据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根据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五)作业布置完成配套作业。五、板书设计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调查的方法 1.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二、调查的要求三、调查的步骤 1.选择调查范2.分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调查的注意事项) 5.归类 6.整理四、分类方法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