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一、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3.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4.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3.种子的萌发过程。4.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教学难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2.种子的萌发过程。三、教学方法实验法。四、教学过程【复习旧知】1.种子的哪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2.胚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3.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怎样区分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导入新课】“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呢?被子植物的一生又要经历哪些过程呢?被子植物的一生:萌发、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思考与讨论:结合生活经验分析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环境条件?(1)许多作物在春天播种(适宜的温度)(2)播种前浇水(一定的水分)(3)播种前松土(充足的空气)(一)探究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1.提出问题结合生活经验,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2.作出假设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提供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3.制定计划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计划并修订计划。组内各同学明确操作步骤,做好实验分工。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并推测实验结果。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方案。4.实施计划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定时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各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教师帮助不成功的小组分析原因,鼓励重做。分析结果:(1)几号瓶的种子萌发?(2号瓶的种子萌发。)(2)为什么不萌发?(1号缺少水分,3号温度太低,4号缺少空气,2号条件都具备。)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表达和交流:(1)应当选用什么种子进行实验?颗粒饱满,胚完整且具有活性的种子。(2)如何控制环境条件?只改变探究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一致。(3)实验中种子分几组?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①分4组(1组对照组,三组实验组)②每组10粒③只有一粒,不可以,这样会有很大的偶然性。(4)应当为对照组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最适合种子发芽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5)对每一个变量组处理时,除了所研究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与对照组相同?要相同,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由单一变量引起,使实验更加准确。(6)每隔多少时间观察一次,是否应同时观察?应该同时观察。(7)如果事先知道2号瓶的条件最适合种子发芽,本实验设置2号瓶是否还有必要?为什么?有必要,起对照作用。(8)1号瓶和3号瓶各检测一种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这是一组对照实验吗?不是,变量不唯一。总结实验成功的关键:设计了对照实验:2号瓶为对照组,1、3、4号瓶为实验组。第一组 2号瓶与1号瓶 变量为水第二组 2号瓶与3号瓶 变量为温度第三组 2号瓶与4号瓶 变量为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思考与讨论:1.干瘪的种子、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储藏时间过长的种子、正在休眠的种子能萌发吗?不能。2.你能总结一下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什么吗?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度过了休眠期的种子。【知识总结】种子萌发的条件1.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2.自身条件:完整的活的胚、度过了休眠期的种子。【课堂练习】找错误:除夕夜,小明挑选了三粒较小的,妈妈炒过的绿豆,放在干燥的细沙中,开始等待绿豆发芽。(三)种子萌发的过程1.以绿豆萌发的过程为例(1)种子吸水膨胀,同时子叶或胚乳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芽,胚轴,胚根。(2)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萌发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尝试归纳总结种子萌发的过程,教师评价总结。吸收 转运其中 胚根 → 根种子 → 子叶、胚乳 → 胚轴 → 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新的植物体水分 营养物质 胚芽 → 茎和叶(四)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抽样检测的方法,课上实验操作,课下观察记录。教师强调抽样检测、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保持器皿湿润,观察纪录,重复测定,取平均值)和计算公式即发芽率=(萌发的种子数/供待测种子数)×100%。学生交流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步骤、现象及计算出种子的发芽率。教师强调:一般情况下,只有种子的发芽率达到90%以上才适合播种,并且播种时还要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思考与讨论:抽样检测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样本大小要合适;随机取样;检测方法要科学。【知识总结】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且是活的,度过休眠期的种子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收水分→转运子叶、胚乳的营养物质→胚根发育、胚轴伸长、胚芽发育【达标训练】1.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A.促进空气流通 B.提高温度,促进种子萌发C.避免种子被风吹日晒 D.防止害虫破坏种子2.仓库中贮存的种子不萌发,主要的原因是( )A.缺乏水分 B.温度不适宜C.空气不充足 D.以上三项都不能满足需要3.在购买种子进行发芽率测定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全部测度 B.测度一半C.抽样检测 D.直接播种在田间观察4.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5.早春播种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早出苗的原因是( )A.防止害虫破坏B.保温、保湿、有利于萌发C.防止鸟类取食种子D.种子萌发需要避光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如果将此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能够萌发的种子是________,原因是种子萌发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2)如将此装置放入冰箱里面不能萌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布置作业】完成练习题。五、板书设计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一、种子萌发的条件1.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2.自身条件:胚是完整的且是活的,度过休眠期的种子二、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收水分→转运子叶、胚乳的营养物质→胚根发育、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教学反思略。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